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研究淋巴结MZL形态特征、诊断要点和鉴别诊断,为临床治疗和预后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常规制片,免疫组化ABC法标记,光镜观察。结果:10例淋巴结MZL男性6例,女性4例,以淋巴结缓慢增大为特征,而无肝脾肿大,外周血未见异常。病理形态分为:边缘区增生型2例,结节型4例,弥漫型2例和母细胞样型2例。细胞类型:CCL细胞型5例,MBC型6例,淋巴浆细胞型2例,母细胞样型2例,10例均经免疫组化证实。结论:淋巴结MZL与MALT型淋巴瘤形态、免疫表型和起源相似。由于淋巴结组织结构特点,MZL有特殊性。
推荐文章
原发淋巴结套细胞淋巴瘤临床病理分析
淋巴瘤
套细胞
免疫表型分型
诊断,鉴别
颈部淋巴结边缘区淋巴瘤累及脾脏并伴显著肉芽肿反应病理分析
淋巴瘤,B细胞,边缘区
淋巴结
脾脏
肉芽肿
病理学,临床
淋巴结边缘区淋巴瘤的诊断和治疗进展
淋巴结边缘区淋巴瘤
治疗
诊断
淋巴结边缘区淋巴瘤24例临床分析
结边缘区淋巴瘤
利妥昔单抗
临床分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原发淋巴结边缘区淋巴瘤临床病理分析
来源期刊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淋巴结 淋巴瘤,B细胞 免疫组织化学 诊断,鉴别
年,卷(期) 2001,(2)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9-102
页数 4页 分类号 R733.4
字数 368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7399.2001.02.00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范钦和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病理科 214 1006 14.0 17.0
2 徐天蓉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病理科 30 224 9.0 13.0
3 张智弘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病理科 167 732 13.0 17.0
4 郑肇巽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病理科 33 254 11.0 1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4)
参考文献  (1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2)
198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2(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淋巴结
淋巴瘤,B细胞
免疫组织化学
诊断,鉴别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月刊
1001-7399
34-1073/R
大16开
合肥市梅山路安徽医科大学内
26-54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133
总下载数(次)
26
总被引数(次)
3600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