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探讨胰腺钩突角角度变化在CT诊断胰头占位中的意义。方法:定义CT片上胰腺钩突前后两边之夹角为胰腺钩突角。测量490例患者CT片上胰腺钩突角大小。分3组:A组(CT诊断假阴性组)为20例术前CT未能发现胰头占位但经手术及病理证实有胰头占位性病变的患者;B组(胰头占位组)为50例CT及病理均诊断胰头癌的患者;C组(对照组)为420例非胰腺疾病患者。结果:自十二指肠水平部以上和胰头最下层向上测量称为Ⅰ-Ⅳ个层面。对照组各层面胰腺钩突角的大小从下向上依次为30°±9°、34°±10°、37°±10°、37°±12°、38°±14°和25°±13°。计算A、B、C3组各病例各层面中最大角度之平均值分别为90°±7、96°±16°、47°±9°,与C组相比,A、B两组均明显增大(A组与C组比较,t=31.42,P<0.001;B组与C组比较,t=36.53,P<0.001)。结论:胰腺钩突角增大是诊断胰头占位的有意义指标。凡是钩突角增大(>75°)的病例均应高度怀疑胰头占位,有待进一步检查。
推荐文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胰腺钩突角角度变化在CT诊断胰头占位中的意义
来源期刊 外科理论与实践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胰腺 钩突角 断层摄影术 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年,卷(期) 2001,(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3-75
页数 3页 分类号 R65.R81
字数 260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7-9610.2001.02.00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瑞 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普通外科 50 257 8.0 12.0
2 唐岩 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普通外科 43 263 8.0 14.0
3 邵成伟 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放射科 77 490 12.0 17.0
4 梅志军 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普通外科 30 151 7.0 1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15)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1(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2(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3(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4(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5(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胰腺
钩突角
断层摄影术
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外科理论与实践
双月刊
1007-9610
31-1758/R
大16开
上海市瑞金二路197号
4-607
199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786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2304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