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观察针挑整脊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IDP)的临床疗效,研究针挑整脊治疗LIDP的神经功能学与形态变学的机理.方法:CT或MR确诊的LIDP1596例,随机分为3组,进行治疗前后对照.选取骶丛神经刺激点、L4旁点双和显痛点(阿是穴)等,根据辨证论治的原则,施以特色手法治疗.结果:针挑整脊治疗LIDP的总有效率达95.98%,与牵引、针灸两组疗效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针挑治痛之急,整脊治病之本,合之治疗LIDP,有纠正错位(错缝)的棘突小关节及突出的椎间盘,使之逐渐回纳,调整、恢复神经功能,解除神经根痛损;改善局部血流(微循环),以促进炎症吸收,消除或减轻对病变椎体周围的神经、血管的刺激而发挥作用,起标本同治的功效.
推荐文章
整脊八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32例临床研究
腰椎间盘突出症
整脊八法
针刺
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
腰椎间盘突出症
针刀
封闭治疗
腰椎功能
针刀穴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
腰椎间盘突出症
针刀
穴位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针挑整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及机理研究
来源期刊 江苏中医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针挑整脊 骶丛神经刺激点 神经功能 标本同治 新平衡
年,卷(期) 2001,(6) 所属期刊栏目 针灸推拿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1-32
页数 2页 分类号 R255
字数 317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2-397X.2001.06.02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栋 暨南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34 227 9.0 13.0
2 王义智 暨南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1 26 1.0 1.0
3 陈大典 中山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1 26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6)
同被引文献  (64)
二级引证文献  (230)
198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6(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1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09(1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8)
2010(22)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9)
2011(29)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8)
2012(2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1)
2013(1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5)
2014(2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2)
2015(1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4)
2016(18)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5)
2017(19)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6)
2018(1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19(2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1)
2020(1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7)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腰椎间盘突出症
针挑整脊
骶丛神经刺激点
神经功能
标本同治
新平衡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江苏中医药
月刊
1672-397X
32-1630/R
大16开
南京市汉中路282号
28-8
195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0409
总下载数(次)
11
总被引数(次)
6214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