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动态观察氯胺酮对大鼠不同脑区3′5′-环腺苷酸(cAMP) 含量的影响.方法 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对照组、麻醉组、恢复Ⅰ组和恢复Ⅱ组.对照组腹腔注射(ip)生理盐水10ml/kg,其余各组均为ip氯胺酮100mg/kg,对照组在注射生理盐水后5分钟断头取材,麻醉组、恢复Ⅰ组和恢复Ⅱ组分别在翻正反射消失后、翻正反射恢复后和动物完全清醒后断头取材.用蛋白竞争法分别测定大脑皮层、海马和脑干的cAMP含量.结果大鼠ip氯胺酮100mg/kg明显增加大脑皮层cAMP含量,翻正反射恢复后比翻正反射消失时增加的幅度更大(P<0.05或P<0. 01), 动物完全清醒后cAMP含量恢复(与对照组相比,P>0.05);对海马cAMP 含量无明显影响;在脑干则表现为恢复Ⅱ组cAMP含量明显升高(P<0.05),而麻醉组和恢复Ⅰ组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cAMP信号转导系统在氯胺酮全麻机理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推荐文章
氯胺酮与咪达唑仑对巴马猪脑组织cAMP信号通路的影响
氯胺酮
咪达唑仑
巴马猪
脑区
cAMP信号通路
低温时蛙皮素对IL-1β致热大鼠下丘脑和血浆cAMP含量的影响
蛙皮素
白细胞介素-1β
cAMP
发热
下丘脑
体温调节
烟碱对大鼠脑内蛋白激酶A和C活性的影响
烟碱
失敏
PKC
PKA
基因芯片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氯胺酮对大鼠脑内cAMP含量的影响
来源期刊 临床麻醉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氯胺酮 环腺苷酸
年,卷(期) 2001,(7) 所属期刊栏目 实验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85-386
页数 2页 分类号 R614
字数 130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4-5805.2001.07.01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曾因明 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江苏省麻醉学重点实验室 390 2905 24.0 34.0
2 段世明 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江苏省麻醉学重点实验室 71 556 13.0 18.0
3 王钧 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江苏省麻醉学重点实验室 21 161 8.0 11.0
4 范建伟 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江苏省麻醉学重点实验室 11 52 5.0 7.0
5 张志龙 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江苏省麻醉学重点实验室 2 19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12)
197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8(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1(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3(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4(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氯胺酮
环腺苷酸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临床麻醉学杂志
月刊
1004-5805
32-1211/R
大16开
南京市紫竹林3号
28-35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693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9318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