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获得安全的高滴度的双嗜性逆转录病毒包装细胞 。采用单嗜性和双嗜性包装细胞上清交叉感染的方法,提高病毒滴度。结果表明,单双嗜性 包装细胞上清交叉感染后,双嗜性包装细胞PA317/pSF-MDR1的病毒滴度由3.1×104提高 至1.3×105 cfu/mL,PA317/pSF-DIM的病毒滴度由6.5×103提高至8×104 cfu/mL, 并且均无辅助病毒产生。结论:单双嗜性包装细胞上清交叉感染提高病毒滴度是一种安全、 有效的方法。
推荐文章
便携式生物电阻抗测量系统设计
生物电阻抗
多频率测量
DDS
DSP
生物电阻抗测量技术研究与应用
生物电阻抗法
测量系统
人体成分
心肺复苏
多频率激励生物电阻抗测量方法的研究
生物电阻抗
四电极
AFE4300
多频率测量
同时多频生物电阻抗测量系统解调电路的设计
生物电阻抗
同时多频
解调
选频模块
模拟乘法器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一个生物电阻抗特征参数测量系统
来源期刊 中国学术期刊文摘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逆转录病毒载体 MDR1(多药耐药基因) DHFR(二氢 叶酸还原酶基因)
年,卷(期) 2001,(1) 所属期刊栏目 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7-89
页数 3页 分类号 R318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秦明新 第四军医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医学电子工程教研室 40 431 12.0 19.0
2 董秀珍 第四军医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医学电子工程教研室 218 2001 22.0 34.0
3 付峰 第四军医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医学电子工程教研室 122 846 15.0 22.0
4 史学涛 第四军医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医学电子工程教研室 102 801 15.0 22.0
5 吴小明 第四军医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医学电子工程教研室 35 139 7.0 10.0
6 刘锐岗 第四军医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医学电子工程教研室 75 652 15.0 20.0
7 尤富生 第四军医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医学电子工程教研室 103 919 16.0 24.0
8 汤孟兴 第四军医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医学电子工程教研室 10 172 7.0 1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9)
共引文献  (8)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逆转录病毒载体 MDR1(多药耐药基因) DHFR(二氢 叶酸还原酶基因)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学术期刊文摘
半月刊
1005-8923
11-3501/N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南路86号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568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198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