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观测神经外科手术中坐位全身麻醉对体循环血流动力学及全身氧代射的影响。方法 28例后颅窝及后颈髓手术病人,采用静脉复合诱导、吸入七氟醚或安氟醚及伍用芬太尼维持麻醉,以Swan-Ganz导管、动脉和混合静脉血气监测及Fick方法测定血流动力学和氧代谢参数,包括CI、RAP、PCWP、SVRI、pHa、PaCO2、PvCO2、PaO2、SvO2、Hct、T、DO2、及VO2等。分别在麻醉前、坐位前、坐位后、坐位60分钟、坐位120分钟及术毕平卧位等时间点进行测定。结果 麻醉诱导后及坐位手术期间CI一直呈降低并维持在正常值的低限(P<0.001),RAP略增加,MAP略下降,而SVRI呈持续增高(P<0.001)。此期间DO2和VO2显著减少(P<0.05~0.001),但PaCO2、PvCO2、pHa、及HCO3-等参数均未见明显改变。术毕平卧后虽然CI、SVRI、T、Hct、DO2、VO2及PaCO2等恢复或维持至麻醉前水平,但pHa和BE-B呈有意义的下降、PvCO2呈有意义的增高(P<0.05)。结论 神经外科病人在坐位全麻手术期间只要维持血流动力学平稳,机体全身氧代谢可得到维持,但在麻醉苏醒期有易发生氧代谢异常的倾向。
推荐文章
经颅多普勒超声评价神经外科麻醉对脑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神经外科
全麻
超声,多普勒,经颅
脑血流动力学
血流动力学检测对PCI患者血流动力学参数的临床评价
无创性血流动力学检测仪
急性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血流动力学
左室功能
功能性血流动力学监测
血流动力学
功能性
心包剥脱术不同阶段血流动力学的变化
心包剥脱术
脉搏指数连续心输出量监测
血流动力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坐位神经外科手术期间血流动力学及氧代谢变化
来源期刊 临床麻醉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坐位 全身麻醉 神经外科 氧代谢
年,卷(期) 2001,(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24-126
页数 3页 分类号 R614
字数 216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4-5805.2001.03.00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招伟贤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麻醉科 62 356 11.0 14.0
2 张志方 4 11 2.0 3.0
3 易礼清 5 26 3.0 5.0
4 刘荣 3 71 2.0 3.0
5 梁启波 7 29 3.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14)
二级引证文献  (7)
199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2(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坐位
全身麻醉
神经外科
氧代谢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临床麻醉学杂志
月刊
1004-5805
32-1211/R
大16开
南京市紫竹林3号
28-35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693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9318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