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途径注射抗乙肝免疫核糖核酸(iRNA)治疗慢乙型肝炎的效果。方法:两组乙型肝炎病人分别用iRNA 4 mg肌肉注射和从皮下注射于腋窝淋巴结周围,每日1次,共60次;对照组采用alb基因工程干扰素(IFN α-lb) 300万单位肌注,每日1次,共60次,治疗时间均为6月。结果:皮下淋巴结周围注射iRNA对乙肝病毒DNA(HBVDNA)、乙肝病毒e抗原(HBeAg)阴转率分别达40.91%、41.67%,IFN α-lb组为44.44%、47.62%;而肌肉注射iRNA为10.53%、13.04%。皮下淋巴结周围注射组疗效明显优于肌肉注射组(P<0.05),其近期疗效与干扰素相近。结论:皮下淋巴结周围注射iRNA治疗慢乙型肝炎效果明显,其近期疗效与干扰素相近,而价格较干扰素低,值得进一步观察评价。
推荐文章
干扰灵联合核糖核酸与无环鸟苷联合胸腺肽抗乙肝病毒疗效比较
干扰素
抗乙肝免疫核糖核酸
无环鸟苷
胸腺肽
联合疗法
乙肝病毒
不同来源的抗乙肝免疫核糖核酸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免疫调节作用
乙型肝炎
乙肝保护抗体
免疫核糖核酸
淋巴细胞增殖反应
拉米夫定联合抗乙肝胎盘转移因子对慢乙肝疗效及免疫功能影响的观察
慢性乙型肝炎
T淋巴细胞亚群
拉米夫定
抗乙肝胎盘转移因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抗乙肝免疫核糖核酸治疗慢乙肝的疗效观察
来源期刊 贵阳医学院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肝炎,乙型 给药系统 干扰素类 抗乙肝免疫核糖核酸
年,卷(期) 2001,(1)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0-21
页数 2页 分类号 R512.620.5
字数 133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2707.2001.01.00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陆彤 贵阳医学院附院传染科 9 44 4.0 6.0
2 丁一生 贵阳医学院附院传染科 15 75 5.0 8.0
3 姚玉梅 贵阳医学院附院传染科 14 72 5.0 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2)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肝炎,乙型
给药系统
干扰素类
抗乙肝免疫核糖核酸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月刊
1000-2707
52-1164/R
大16开
贵州省贵阳市北京路9号
66-48
195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328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1995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