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在双电压合成矩阵变换器中,需要将每个周期内的输入、输出电压划分成若干扇区.根据不同的划分方法,扇区的形状可以是S形或X形.首先对双电压合成方程的一般形式及占空比的计算方法进行了改进.然后研究了输入、输出电压扇区形状的四种组合即{X,X}、{X,S}、{S,X}、{S,S}.针对每一种组合研究了矩阵变换器特性与相应扇区组合的关系.这些特性包括"原点开关”的存在性、最大电压增益及输入电流波形.通过分析比较得出, 最佳输入、输出电压扇区组合是{S,X}.这种组合存在"原点开关”,便于实现,能够同时获得最大的电压增益和对称的正弦输入电流,功率因数可以达到1.通过仿真分析验证了结论的正确性.
推荐文章
基于双电压控制策略的矩阵式变换器的研制
矩阵式变换器
双电压控制
软件设计
DSP与CPLD
提高矩阵变换器电压传输比的方法研究
谐波注入
拓扑结构
矩阵变换器
电压传输比
双级矩阵变换器的过调制策略研究及实现
双级矩阵变换器
电压传输比
过调制策略
DSP
CPLD
虚拟不可控整流矩阵变换器电压法四步换流策略研究
矩阵变换器
四步换流
虚拟不可控整流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双电压合成矩阵变换器特性与电压扇区的关系分析
来源期刊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矩阵变换器 双电压 扇区
年,卷(期) 2001,(9)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3-67
页数 5页 分类号 TP921.2
字数 315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0258-8013.2001.09.01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学允 哈尔滨工业大学电气工程系 103 4456 39.0 64.0
2 陈希有 哈尔滨工业大学电气工程系 29 1427 20.0 29.0
3 丛树久 1 9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91)
同被引文献  (69)
二级引证文献  (882)
198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3(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4(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31)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26)
2006(44)
  • 引证文献(8)
  • 二级引证文献(36)
2007(75)
  • 引证文献(13)
  • 二级引证文献(62)
2008(89)
  • 引证文献(11)
  • 二级引证文献(78)
2009(80)
  • 引证文献(8)
  • 二级引证文献(72)
2010(87)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82)
2011(80)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74)
2012(87)
  • 引证文献(9)
  • 二级引证文献(78)
2013(79)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72)
2014(91)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84)
2015(60)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58)
2016(59)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57)
2017(4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5)
2018(39)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7)
2019(1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6)
2020(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矩阵变换器
双电压
扇区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半月刊
0258-8013
11-2107/TM
大16开
北京清河小营东路15号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内
82-327
196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6022
总下载数(次)
42
总被引数(次)
572718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