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用PCR法和传统的培养法检测急性播散性念珠菌病兔模型血中的念珠菌,比较两者的敏感性和准确性.方法用健康兔和免疫抑制兔分别建立1个急性播散性念珠菌病的兔模型,以1对真菌ITS通用引物对连续采集的兔血进行PCR扩增,同时将标本进行培养和计数.结果①本法可以从兔模型的血中扩增出预期的280bp的PCR产物.②本法可检测到血中大约50CFU/ml的菌量,即检测出每个PCR反应体系含2~3个孢子的DNA.③PCR法的敏感性为74.4%,培养法为30.8%.④PCR法可于每次取血后4h获得结果,而培养法需在7天后才能获得结果.结论新建立的PCR法检测急性播散性念珠菌病兔模型血中的念珠菌比传统的培养法敏感、准确、快速,它将在今后的临床标本检测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推荐文章
鸽念珠菌病的诊治
念珠菌病
诊治
念珠菌性食管炎
食管炎,念珠菌性
诊断
治疗
外阴阴道念珠菌病的念珠菌种类及抗真菌药物敏感性分析
念珠菌病,外阴阴道
念珠菌属
敏感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用PCR法快速检测播散性念珠菌病兔模型血中的念珠菌
来源期刊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聚合酶链反应 播散性念珠菌病 兔模型
年,卷(期) 2001,(4)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20-222
页数 3页 分类号 R756.5
字数 278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7089.2001.04.00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伟 中国医学科学院协和医科大学皮肤病研究所 86 543 12.0 20.0
2 顾军 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皮肤科 268 1475 18.0 26.0
3 沈永年 中国医学科学院协和医科大学皮肤病研究所 89 371 9.0 13.0
4 吕桂霞 中国医学科学院协和医科大学皮肤病研究所 80 383 10.0 14.0
5 刘维达 中国医学科学院协和医科大学皮肤病研究所 208 834 14.0 18.0
6 王英 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皮肤科 34 232 9.0 1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9)
同被引文献  (15)
二级引证文献  (7)
198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5)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
2007(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9(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1(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3(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聚合酶链反应
播散性念珠菌病
兔模型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月刊
1001-7089
61-1197/R
大16开
陕西省西安市西五路157号
52-17
198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358
总下载数(次)
21
总被引数(次)
4716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