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使用自制盒内气囊(bag-in-box)装置,探讨在不中断常频机械通气(CMV)下测定健康和急性肺损伤家兔肺功能残气量(FRC)的可行性、敏感性、重复性与安全性。方法 Bag-in-box装置是依据密闭式重复呼吸氦稀释法原理,在不中断CMV情况下测定FRC的一种装置。健康家兔10只,随机分为健康组和损伤组,每组各5只。麻醉后气管插管,接呼吸机进行CMV。损伤组静脉注射油酸造成急性肺损伤模型。每次在气囊中预充氦气(体积分数分别为0.1氦气、0.3氧气、0.6氮气)60 ml。分别测定: (1)重复呼吸15、20、25、30、35次时气囊中氦气浓度;(2)改变呼气末正压(PEEP), 健康组先增加2、4 cmH2O、然后减少2、4 cmH2O;损伤组先增加2 cmH2O、然后减少2 cmH2O。每次改变PEEP后测定FRC 3次取平均值,并计算变异系数。实验中监测血压、心率、气囊中氧气浓度、动脉血气。结果(1)健康组经25~30次(时间37~45 s)、损伤组经20~25次(时间30~37 s)重复呼吸均可使氦气在气囊和兔肺脏间达到平衡;(2)改变PEEP后,FRC测定值与PEEP呈正相关 (r=0.78, P<0.05), FRC连续3次测定值的变异系数<0.07;(3)健康组除PaCO2升高15 mmHg ( P<0.05 ) 外,血压、心率、PaO2无明显变化(P>0.05);损伤组以上各项指标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使用自制的盒内气囊装置,可在不中断CMV时比较安全地测定健康和急性肺损伤家兔的FRC,且有较好的敏感性和重复性。
推荐文章
首选高频与常频通气治疗早产儿RDS的疗效研究
高频振荡通气
常频机械通气
呼吸窘迫综合征
早产儿
吸痰对机械通气病人肺容量及呼吸力学影响的研究现状
吸痰
机械通气
肺容量
呼吸力学
吸痰负压
通气模式
吸痰方式
吸痰管管径
吸痰深度
机械通气致肺损伤的防护
机械通气
肺损伤
大潮气量
容量目标通气用于早产儿机械通气效果的Meta分析
容量目标通气
压力通气
机械通气
早产儿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
脑室内出血
气胸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Meta分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常频机械通气时测定动物肺容量的实验研究
来源期刊 中华儿科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肺容量测定 呼吸,人工
年,卷(期) 2001,(4)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10-213
页数 4页 分类号 R56
字数 304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760/j.issn:0578-1310.2001.04.00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贤楠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急救中心 30 269 9.0 15.0
2 曾健生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急救中心 24 215 7.0 14.0
3 王莹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急救中心 59 261 8.0 13.0
4 樊寻梅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急救中心 46 531 11.0 22.0
5 张春雨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急救中心 1 2 1.0 1.0
6 崔玉涛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急救中心 3 25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3)
197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肺容量测定
呼吸,人工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华儿科杂志
月刊
0578-1310
11-2140/R
16开
北京市西城区宣武门东河沿街69号
2-62
195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133
总下载数(次)
32
总被引数(次)
11562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