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研究松果腺褪黑素(MT)对炎症与免疫的调节,探讨艾灸抗炎免疫作用的机理.方法:建立佐剂性关节炎大鼠模型,分别损毁其海马内NA神经和摘除肾上腺,观察艾灸对MT及细胞因子IL-6、IL-2的影响.结果:艾灸"肾俞"穴能恢复和促进大鼠MT的分泌,使IL-6降低、IL-2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P<0.01).失去肾上腺和海马交感神经的支配,松果腺MT增多,IL-6、IL-2含量上升,灸疗的抗炎免疫作用被削弱或部分阻断.结论:提示松果腺MT参与艾灸抗炎免疫作用的高位调节.
推荐文章
AANAT-褪黑素-松果腺在中医五脏调控理论中的作用
褪黑素合成限速酶
褪黑素
松果腺
五脏调控
作用
艾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抗炎免疫作用机理的研究
艾灸
类风湿性关节炎
佐剂性关节炎
抗炎
免疫调节
黄鳝脑部松果腺复合体的结构研究
黄鳝
松果腺复合体
类光感细胞
分泌样颗粒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艾灸抗炎免疫作用中松果腺褪黑素高位调节的研究
来源期刊 中国针灸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松果体/针灸效应 松果体/分泌 褪黑激素/分泌 艾条灸
年,卷(期) 2001,(7) 所属期刊栏目 机理探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29-431
页数 3页 分类号 R245.81
字数 3580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俊 安徽医科大学临床药理研究所 493 5712 35.0 53.0
2 宋小鸽 安徽中医学院针灸经络研究所 83 1708 22.0 39.0
3 金涌 安徽医科大学临床药理研究所 156 1292 18.0 29.0
4 徐叔云 84 1537 20.0 37.0
5 袁静 安徽中医学院针灸经络研究所 32 568 13.0 23.0
6 许冠荪 安徽中医学院针灸经络研究所 52 796 18.0 26.0
7 唐照亮 安徽中医学院针灸经络研究所 32 1117 18.0 32.0
8 章复清 安徽中医学院针灸经络研究所 23 952 16.0 23.0
9 陈全珠 安徽中医学院针灸经络研究所 24 832 13.0 24.0
10 侯正明 安徽中医学院针灸经络研究所 21 779 12.0 21.0
11 张道芹 安徽中医学院针灸经络研究所 10 120 3.0 10.0
12 陈向涛 安徽中医学院针灸经络研究所 3 53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松果体/针灸效应
松果体/分泌
褪黑激素/分泌
艾条灸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针灸
月刊
0255-2930
11-2024/R
大16开
北京东直门内南小街16号
2-53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027
总下载数(次)
22
总被引数(次)
132039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