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生态学报       
摘要:
在室内条件下研究了褐飞虱、白背飞虱在3种类型水稻稻苗上的种内密度效应和种间互作效应。结果表明:在 6~24头/盆若虫和2~6对/盆成虫的接虫密度范围内,褐飞虱、白背飞虱的种内密度效应均较弱,其中尤以褐飞虱的种内密度效应更弱,种内密度效应与水稻品种有关。在秀水11和协优9308上,白背飞虱的种内密度效应相对较强;褐飞虱在浙852和协优9308上表现一定的密度效应;褐飞虱和白背飞虱共存时种间存在互利关系,其中尤以对白背飞虱有利。主要表现为两种飞虱的若虫存活率、成虫短翅率、单雌每天产卵量和后代若虫孵化率在混合饲养时比一种飞虱单独饲养时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推荐文章
灰飞虱与褐飞虱种内和种间密度效应比较
稻飞虱
密度
寄主品种
竞争
促进作用
籼稻恢复系对褐飞虱和白背飞虱的抗性遗传分析
籼稻
白背飞虱
褐飞虱
显性基因
隐性基因
遗传分析
水稻抗褐飞虱与白背飞虱研究进展
水稻
白背飞虱
褐飞虱
抗性机理
研究进展
水稻生育期对褐飞虱和白背飞虱卵巢发育及起飞行为的影响
水稻
生育期
褐飞虱
白背飞虱
卵巢级别
起飞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褐飞虱、白背飞虱的种内和种间效应
来源期刊 生态学报 学科
关键词 褐飞虱 白背飞虱 种内密度效应 种间互作效应
年,卷(期) 2001,(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29-638
页数 10页 分类号 S433.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0-0933.2001.04.02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程家安 浙江大学应用昆虫学研究所 191 5151 38.0 60.0
2 祝增荣 浙江大学应用昆虫学研究所 50 818 13.0 27.0
3 娄永根 浙江大学应用昆虫学研究所 58 1137 21.0 32.0
4 赵伟春 浙江大学应用昆虫学研究所 6 42 5.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20)
198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2(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5(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6(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7(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8(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褐飞虱
白背飞虱
种内密度效应
种间互作效应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生态学报
半月刊
1000-0933
11-2031/Q
16开
1981-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4991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516896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