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评价牛骨形态发生蛋白(bBMP)-胶原-珊瑚复合人工骨对长骨干骨缺损的修复效果.方法建立46只兔双侧桡骨干骨缺损模型,分为4组:1.人工骨组(18侧) 、 2.自体骨组(16侧)、3.单纯珊瑚组(12侧)、4.对照组(为以上各组的左侧,未治疗).于4 周及16周末分别行X线、病理学、ALP活性、四环素荧光标记及生物力学检查.结果 4周,人工骨组组织中的ALP活性高于对照组.16周,1、2、3、4组的愈合率,分别为75%(9/12)、100%(10/10)、28.6%(2/7)、31.0%(9/29).与3组及4组相比,1组及2组的荧光带较宽,桡骨的抗弯强度较高.结论复合人工骨有较强的修复长骨干骨缺损的能力,有望成为自体骨的替代品.
推荐文章
bBMP-胶原-珊瑚复合人工骨修复股骨头骨缺损的生物力学研究
股骨头坏死
骨质再生
生物力学
植入物,人工
复合人工骨修复股骨头骨缺损的影像学研究
股骨头坏死
骨缺损
骨形态发生蛋白
人工骨
影像学
自制磷酸钙骨水泥人工骨修复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磷酸钙骨水泥
人工骨
生物相容性
骨缺损
修复
纳米羟基磷灰石人工骨修复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纳米材料
羟基磷灰石
人工骨
骨缺损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bBMP-胶原-珊瑚复合人工骨修复桡骨干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来源期刊 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骨缺损 骨形态发生蛋白 珊瑚 人工骨 生物力学
年,卷(期) 2001,(5) 所属期刊栏目 实验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59-361
页数 4页 分类号 R68
字数 252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2-9935.2001.05.01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坤正 西安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骨科 36 360 10.0 18.0
2 戴克戎 上海第九人民医院骨科 3 21 3.0 3.0
3 徐德洪 浙江衡州市人民医院骨科 1 4 1.0 1.0
4 徐叶青 浙江衡州市人民医院骨科 1 4 1.0 1.0
5 兰金余 浙江衡州市人民医院骨科 1 4 1.0 1.0
6 徐小良 上海第九人民医院骨科 1 4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37)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5)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7)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3(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骨缺损
骨形态发生蛋白
珊瑚
人工骨
生物力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月刊
1672-9935
11-5265/R
大16开
福建省漳州市漳华中路269号
34-51
198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1556
总下载数(次)
13
总被引数(次)
10272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