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体感诱发电位(SEP)、血清及脑组织一氧化氮(NO)含量变化和银杏叶制剂(GBE)的影响。方法: 对假手术对照组,模型组和GBE处理组大鼠检测24 h内局部脑血流量(rCBF)、SEP和血清及脑组织NO含量动态变化。结果: SAH后rCBF立即降低,在24 h内无恢复趋势。SEP潜伏期于SAH后1 h开始明显延长。血清和脑组织NO含量于SAH后1 h开始分别显著减少和明显增加,并持续24 h。GBE有效阻止上述病理性改变。结论: SEP对SAH后脑缺血损害的判断有重要意义。血清NO减少、脑组织NO增加分别在脑血管痉挛发生及加重脑缺血损害中起重要作用。GBE通过逆转SAH后NO异常变化而减轻脑血管痉挛及其脑缺血性损伤。
推荐文章
自发性蛛网膜下隙出血后一氧化氮和一氧化氮合成酶的动态变化及尼莫地平对其影响
尼莫地平
自发性蛛网膜下隙出血
一氧化氮
一氧化氮合成酶
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不同时段血浆内皮素、血管紧张素及一氧化氮的变化
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血管痉挛
内皮素
血管紧张素
一氧化氮
急性脑血管病病人一氧化氮含量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脑出血
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梗死
一氧化氮
银杏叶与通心络对脑缺血后一氧化氮产生的影响
脑缺血
银杏叶提取物
通心络超微粉
7 硝基吲哚
一氧化氮
大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蛛网膜下腔出血大鼠体感诱发电位和一氧化氮含量变化及银杏叶制剂的影响
来源期刊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缺血,暂时性 电生理学 一氧化氮 中草药
年,卷(期) 2001,(3)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64-267
页数 5页 分类号 R743.35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夏作理 泰山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内科 178 1480 18.0 29.0
2 杨明峰 泰山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内科 113 632 13.0 16.0
3 孙保亮 泰山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内科 89 522 12.0 18.0
4 邱平明 泰山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内科 13 63 5.0 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4)
参考文献  (1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23)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3(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4(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06(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2007(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8(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09(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1(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3(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6(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缺血,暂时性
电生理学
一氧化氮
中草药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月刊
1000-4718
44-1187/R
大16开
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大道西601号
46-98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1461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8494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