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了解重症监护病房(ICU)患儿呼吸暂停、低通气发作和分类的规律,观察鼻导管给氧对经皮血氧饱和度(TcSO2)和血氧饱和度下降事件的影响。方法应用多导睡眠监护仪实时动态监测73例NICU或PICU患儿的呼吸气流、呼吸动度和TcSO2。结果 73例患儿呼吸暂停和低通气指数(AHI) 中位数为16.6次/h,最低值为0.8次/h,最高值81.8次/h;呼吸障碍形式[各指标经lg(10+x)转化]中,低通气指数(HI)为(14.1±0.24)次/h、呼吸暂停指数(AI)为(1.07±0.11)次/h,差异有显著性(P<0.01);低通气分类中,混合性HI为(1.38±0.24)次/h、中枢性HI为(1.04±0.08)次/h,差异有显著性(P<0.01); 呼吸暂停分类中,阻塞性AI为(1.05±0.10)次/h,中枢性AI为(1.02±0.06)次/h,差异无显著性;但在外科手术后及其他组患儿中,阻塞性AI与中枢性AI或混合性AI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均<0.01),阻塞性多于中枢性和混合性。在早产儿、颅内病变、高胆红素血症、外科术后及其他疾病5组之间,或NICU和PICU两组之间,AHI、HI和AI组间差异均无显著性(P均>0.05);NICU中呼吸暂停发生率,早产儿组(84%)高于高胆红素血症组(50%)(χ2 = 4.18,P<0.05);鼻导管给氧和未给氧两组患儿的平均TcSO2均在安全水平以上,但鼻导管给氧可明显提高患儿最低TcSO2水平(χ2 = 18.43,P<0.01),减少血氧饱和度下降事件的发生频率(u=15.4,P<0.01),并缩短其时程(u=12.2,P<0.01)。结论呼吸暂停和低通气在PICU和NICU患儿中的发作比较常见;低通气较呼吸暂停更为多见;低通气分类以混合性为主,呼吸暂停以阻塞性为主;早产儿是NICU中呼吸暂停的高风险群体;鼻导管给氧可提高患儿最低TcSO2,减轻血氧饱和度下降事件的严重程度。
推荐文章
儿科重症监护病房患儿下呼吸道感染的细菌分布情况及护理对策
儿科重症监护病房
下呼吸道感染
病原菌
护理
重症监护病房谵妄预防及干预方案的研究进展
重症监护病房
谵妄
预防
干预
综述
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在儿科重症监护病房中的护理
危重症
手足口病
儿科重症监护病房
护理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重症监护病房患儿呼吸障碍及鼻导管给氧干预的研究
来源期刊 中华儿科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呼吸暂停 氧吸入疗法 加强医疗病房,新生儿 多导睡眠描记术
年,卷(期) 2001,(4)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02-205
页数 4页 分类号 R56
字数 313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760/j.issn:0578-1310.2001.04.00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杨于嘉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儿科 143 2010 22.0 39.0
2 刘杰波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儿科 7 88 5.0 7.0
3 宋元宗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儿科 4 36 3.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16)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呼吸暂停
氧吸入疗法
加强医疗病房,新生儿
多导睡眠描记术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华儿科杂志
月刊
0578-1310
11-2140/R
16开
北京市西城区宣武门东河沿街69号
2-62
195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133
总下载数(次)
32
总被引数(次)
11562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