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早期预缺血产生于缺血即刻,消失于缺血后2 h,其机理仍不清楚.本研究观察核转录因子(NF-κB)的抑制剂脯氨酸二硫氨基甲酸脂(ProDTC)对兔心肌早期预缺血的影响,以探讨核转录因子在早期预缺血中的作用.材料和方法: 24只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预缺血组、预缺血加ProDTC和非预缺血组,在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用4-0滑线缝穿两道,形成一活结.收紧或松开该活结,造成局部心肌缺血和再灌注.电压力探头测定局部心肌缩短率和变厚率.记录局部心肌功能基础值,阻断冠脉分支5 min,开放5 min,如此反复5次,造成心肌预缺血.预缺血前10 min,预缺血加ProDTC 组将 ProDTC溶解于1 mL磷酸缓冲液(PBS)中静注,然后以ProDTC(15 mg*kg-1*h- 1)溶解于20 mL PBS中在预缺血过程中持续静滴.预缺血组同时间只给与等量PBS.非预缺血组不经历预缺血 ,PBS使用与预处理组相同.心肌局部功能在每次缺血末测定,在第5次冠脉开放末,心脏切下作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 非预缺血组局部心肌收缩功能随着相应时间点测定无明显变化,预缺血组心肌缩短率和变厚率在前3次缺血末与非预缺血组相比显著减小(P<0.05),但随着缺血次数增加逐渐增大,在第4、5次缺血末与之无显著差异,分别恢复至基础值的85%和82%.预缺血加ProD TC组心肌缩短率和变厚率明显减小,在第3、4、5次缺血末与预缺血组相比显著减小(P <0.0 5),即随缺血次数增加局部心功能无改善.组织病理学预缺血组表现为轻微的心肌水肿和散在的白细胞浸润,预缺血加ProDTC组心肌水肿,白细胞浸润明显,可见膜断裂.讨论: 核转录因子和其抑制蛋白IκB结合,以非活性形式存在于胞浆中 .在缺血刺激下,结合体解聚,NF-κB进入细胞核,和多种基因上启动子(promotor)区的固定核苷酸序列结合 ,启动基因的转录和表达,这些基因的表达产物可诱导合成调解炎性反应的蛋白质,也可合成保护性蛋白.由本实验结果推论,在预缺血过程中,随缺血次数的增加,NF-κB激活,导致其抑制因子IκB合成增加,与激活的NF-κB结合,抑制其启动细胞外信号系统,从而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在预缺血中使用ProDTC能抑制与NF-κB结合的IκB的解离,故能特异地抑制NF-κB的激活,阻断了细胞内保护信号通道,故阻断了早期预缺血这一保护机制.表明NF -κB在早期预缺血保护机制中起调节作用.
推荐文章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3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保护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3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氧化应激
线粒体损伤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核转录因子在心肌早期预缺血中的调节作用
来源期刊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年,卷(期) 2001,(11) 所属期刊栏目 中国病理生理学会第六届全休克学术会议论文摘要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46
页数 1页 分类号 R3
字数 176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0-4718.2001.11.11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云 宁夏医学院附属医院心胸外科 43 86 5.0 7.0
2 马浩 宁夏医学院附属医院心胸外科 2 4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月刊
1000-4718
44-1187/R
大16开
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大道西601号
46-98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1461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8494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