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对Q-T离散度和心率变异性的影响.方法:观察急性心肌梗死发病6h内接受溶栓治疗的60例患者,按溶栓后冠脉有无再通分为再通组(36例)和未再通组(24例),测定溶栓治疗前后Q-T离散度和溶栓治疗后的心率变异性(SDNN和RMSSD).结果:溶栓前两组Q-T离散度无差异.溶栓后Q-T离散度再通组明显低于未再通组(P<0.05),再通组明显大于未再通组(P<0.05).在再通组SDNN和RMSSD和Q-T离散度的下降值之间非常显著相关(Ps<0.01,Pr<0.02),而未再通组没有发现这种相关性(P>0.05).Lown氏分级3级以上室性心律失常溶栓前再通组与未再通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溶栓后再通组显著低于未再通组(P<0.01).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有效的溶栓治疗可缩短Q-T离散度,提高SDNN和RMSSD,改善心肌电稳定性和植物神经功能,并减少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心率变异和Q-T离散度的下降值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两者结合可提高对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的预测价值,提高对溶栓疗效的判断.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恶性心律失常和猝死的发生除了和Q-T离散度显著增大有关外,还有可能与心率变异(SDNN和RMSSD)的下降有关.
推荐文章
急性心肌梗死Q-T离散度昼夜变异性分析
心肌梗死,急性
Q-T离散度
变异性
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对Q-T离散度的影响及意义
心肌梗死
血栓溶解疗法
心电描征术
溶栓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
溶栓治疗
心肌梗死
急性
心率变异性
动态心电图心率变异性及QT离散度对急性心肌梗死心室颤动的预测价值
QT离散度
心率变异性
心室颤动
急性心肌梗死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对Q-T离散度和心率变异性的影响
来源期刊 中国临床医学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心肌梗死 溶栓治疗 Q-T离散度 心率变异性
年,卷(期) 2001,(2)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24-125,128
页数 3页 分类号 R5
字数 188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8-6358.2001.02.012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5)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1)
199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心肌梗死
溶栓治疗
Q-T离散度
心率变异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临床医学
双月刊
1008-6358
31-1794/R
大16开
上海市医学院路136号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
4-636
199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978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3306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