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新医学       
摘要:
目的:探讨用不同次序呼气和吸气对不同年龄受检者肺活量检测结果的影响 . 方法:采用先吸气后呼气和先呼气后吸气两种不同次序的检测肺活量 (VC) 方法 , 对通气功能正常的两个不同年龄组 - - A组 (50岁以下 ) 和 B组 (50岁以上 ) 各 30名进行观察 . 结果:A组采用这两种不同检测次序测得的肺活量 (VC)、深吸气量 (IC)、补呼气量 (ERV) 均无显著性差异 (P>0.05), B组采用这两种不同检测次序测得的 VC有显著性差异 (P<0.05), 测得的 IC、 ERV均有显著性差异 (P<0.01). B组采用先吸气后呼气次序较先呼气后吸气次序测得的肺活量低 (P<0.05), 而相应产生的 IC则先吸气后呼气次序较先呼气后吸气次序高 (P<0.01), ERV则先呼气后吸气次序较先吸气后呼气次序高 (P<0.01). 结论:检测年龄 50岁以下受检者的肺活量时 , 无论采用哪种次序 , 其肺活量值、深吸气量值、补呼气量值均一致 . 而年龄超过 50岁以上者吸气肺活量较呼气肺活量高 , 其相应产生的补呼气量亦较高 . 与其年龄偏大引起的气体滞留、呼吸肌松弛、腹壁肌肉松弛、腹部脂肪积聚以及小气道功能减弱等因素有关 . 所以对其采用先呼气后吸气次序测定肺活量 , 可以得出较高的肺活量值和补呼气量值 , 对受检者的肺功能评价和肺气肿诊断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
推荐文章
轮椅上不同坐姿对早期偏瘫患者肺活量的影响
早期脑卒中
轮椅坐位姿势
肺活量
不同颜色分量对图像分割结果的影响
RGB颜色模型
颜色分量
图像分割
FCM
吸气肺活量对肺气肿评级的影响
肺气肿
残总比
吸气肺活量
补呼气量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不同检测次序对肺活量及其分量的影响
来源期刊 新医学 学科
关键词 呼气肺活量 吸气肺活量 深吸气量 补呼气量 年龄
年,卷(期) 2001,(10)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97-598
页数 2页 分类号 R56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0253-9802.2001.10.01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谢灿茂 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科呼吸实验室 38 647 14.0 25.0
2 周燕斌 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科呼吸实验室 10 99 4.0 9.0
3 严英硕 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科呼吸实验室 7 133 5.0 7.0
4 唐可京 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科呼吸实验室 6 20 3.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17)
200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1(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9)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9)
2020(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呼气肺活量
吸气肺活量
深吸气量
补呼气量
年龄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新医学
月刊
0253-9802
44-1211/R
大16开
1969-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278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3595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