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探讨脑血栓性疾病凝血状态的改变和凝血指标检测的临床意义,使用美国欧家农四通道血凝仪检测了120例脑梗塞患者和30例健康者的凝血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纤维蛋白原(FIB),并计算其国际标准化比率(INR),其中40例患者服药前、后分别进行了凝血指标的对比检测.结果显示,脑梗塞患者的PT、INR两项指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而APTT、FIB相比较,则差异不显著(P>0.05).同时,患者服药前、后的PT、INR相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而APTT、FIB相比较,则差异无显著性(P>0.05).
推荐文章
凝血抑制物检测在血栓性疾病的价值
凝血抑制物
血栓
AT-Ⅲ
蛋白C
蛋白S
110例感染性疾病患儿凝血指标检测的临床意义
儿童
感染性疾病
凝血指标
意义
脓毒症病人凝血指标改变的临床意义
脓毒症脑病
凝血指标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妊娠高血压疾病纤溶及凝血指标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妊娠高血压
纤溶指标
凝血指标
子痫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脑血栓性疾病凝血指标检测的临床意义
来源期刊 数理医药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脑梗塞 凝血酶原时间 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年,卷(期) 2001,(5)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科研分析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03-404
页数 2页 分类号 R743.33
字数 258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4-4337.2001.05.01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袁汉尧 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检验科 73 660 12.0 23.0
2 陈洁 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检验科 13 67 4.0 8.0
3 黄汉周 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检验科 9 25 3.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9)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10)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6(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脑梗塞
凝血酶原时间
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数理医药学杂志
月刊
1004-4337
42-1303/R
大16开
武汉大学医学院
38-174
198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1493
总下载数(次)
19
总被引数(次)
3502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