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1.改翻蔓为提蔓。红薯茎叶封垄后,正处于高温多雨季节,茎节上常常长出大量的不定根,甚至结成小薯,消耗了大量养分。过去普遍采用翻蔓的方法,除去茎节上的不定根,但翻蔓会造成茎叶损伤,导致减产。因此,必须改翻蔓为提蔓。具体方法是:在封垄后每隔 15~ 20天,将主蔓和分枝轻提离地面 9~ 10厘米再放回原处,这样既可避免翻蔓损伤大量茎叶,又能解决不定根和小蔓消耗养分的问题。提蔓应根据品种、苗情灵活掌握。丛生、短蔓品种或地上部生长较差、田间通风透光良好、茎蔓不定根少的,宜少提蔓;土壤肥沃,遇高温多湿田间郁闭时,宜适当多提蔓。实践证明,红薯提蔓比不提蔓的增产 15%~ 19%。   2.增施裂缝肥。 8
推荐文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提高红薯产量的二项技改措施
来源期刊 农村发展论丛:实用版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红薯 产量 技改措施 提蔓处理 裂缝肥
年,卷(期) 2001,(15)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1
页数 1页 分类号 S531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杜远存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红薯
产量
技改措施
提蔓处理
裂缝肥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农村发展论丛:实用版
月刊
1006-4923
36-1030/S
江西省南昌市中共江西省委大院综合楼二楼
出版文献量(篇)
796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