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本实验主要研究内毒素、iNOS抑制剂硫酸甲基异硫脲(SMT)对活体淋巴管运动及iNOS的 表达的影响,探讨iNOS、iNOS抑制剂SMT在急性内毒素血症中对淋巴微循环的作用。 动物选用雄性Wistar大鼠54只,体重200-300 g。将动物分为3组:control组(n =18):股静脉一次推注生理盐水(5 mL/kg体重)作对照。分别在注药后l、3、6 h 各处死6只;LPS组(n=18):股静脉一次推注LPS(5 mg/kg体重),其它处理同control 组;LPS+SMT组(n=18):股静脉一次推注LPS(5 mg/kg体重)和SMT(10 mg/kg体重) ;其它处理 同control组。 动物用20%乌拉坦(7 ml/kg体重)肌肉注射麻醉。腹正中部开腹,取出肠系膜,找出一 条理想的游离淋巴管,置于观察盒中,保温(32℃左右),并定时于肠管上滴加37℃左右的台 氏液以维持一定湿度,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并录像。将每只需观察6 h的动物镜下先稳定5 -10 min,作为正常录像,再按分组注药,观察录像6 h后,处死。 根据录像资料,利用微机图像处理系统,定淋巴管、定部位测量实验用药前及用药后l 、2、3、4、5、6 h各时段各动物淋巴管管径的大小,求得平均口径(d)、最大舒张口径(b )、最小收缩管径(c)、淋巴管收缩频率(a),计算淋巴管运动指数[收缩指数Index I=(b 2-c2)/b2,总收缩活性指数IndexII=(b2-c2)a/b2,淋巴管动力学指数LD-Ind ex=(b-C)100 a/d2]。 所有动物在处死后,取血静置,取血清,用一氧化氮试剂盒测定血清中NO合量。并取肠 系膜进行免疫组化染色。 结果:(1)LPS组的收缩频率、运动指数均比注药前显著降低(P< 0.05),免疫组化染色阳 性细胞数明显增多(P<0.05)。阳性细胞为巨噬细胞和内皮细胞。血浆NO合量显著升高 (P<0.01)。(2)SMT+LPS组的收缩频率、运动指数均与注药前相比,无显著差异( P>0.05) 。免疫组化染色阳性细胞数及血浆NO含量与LPS组相比,均显著降低(P<0.01)。 结果说明:正常条件下,肠系膜淋巴管运动不但受自身节律的调节, 还受NO的调节。LP S作用下,肠系膜淋巴管随时间延长明显扩张,运动减弱,渗出增多,与NO的生成量呈正相 关。SMT能抑制iNOS的活性,内毒素血症早期应用选择性iNOS抑制剂,可维持淋巴循环于正 常水平。内毒素血症中,由于iNOS过度表达,导致过量的NO产生,使淋巴管的运动异常。SMT由于能 抑制iNOS,从而抑制了NO的过量产生,使淋巴管运动恢复。这可能为临床上淋巴管循环障碍 及内毒素血症的治疗提供理论基础和实验依据。
推荐文章
动力学抑制剂作用下天然气水合物生成过程的实验分析
天然气水合物
深水钻井
钻井液
动力学抑制剂
内酰胺类聚合物
生成动力学
效果
水合物动力学抑制剂的作用机理研究进展
水合物
动力学抑制剂
成核
生长分解
吸附
动力学水合物抑制剂复配效果
动力学水合物抑制剂
醇类
温度
深水钻井
抑制效果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内毒素血症大鼠肠系膜淋巴循环动力学及iNOS抑制剂SMT作用的实验研究
来源期刊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年,卷(期) 2001,(11) 所属期刊栏目 中国病理生理学会第六届全休克学术会议论文摘要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36
页数 1页 分类号 R3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0-4718.2001.11.09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晓庆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骨科 7 37 5.0 6.0
2 姚晓 山东大学医学院解剖学教研室 4 6 1.0 2.0
3 张立平 山东大学医学院解剖学教研室 31 123 6.0 9.0
4 于桂英 山东大学医学院解剖学教研室 5 11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月刊
1000-4718
44-1187/R
大16开
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大道西601号
46-98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1461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8494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