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评价自动模式转换(AMS)起搏器对阵发性快速房性心律失常的检测效应.方法选择31例病窦、房室阻滞患者,其中伴有阵发性房颤22例、房扑5例、房速4例,分别植入AMS功能起搏器.起搏器参数设置为:起搏上限频率110~120bpm、心房检测频率130~150bpm、心房感知灵敏度0.71±0.16(0.5~0.75)mV、频率自适应AV间期40~200ms、心室后心房不应期(PVARP)250~360ms、心室后心房空白期(PVAB)150ms.利用AMS监测、Holter和心电图随访.结果31例患者发作阵发性房颤(PAF)386次,372次启动了AMS功能,检测成功率为96.4%,失败率为3.6%.5/31例阵发性房扑发作82次,78次启动了AMS功能,检测成功率为95.1%(78/82),失败率为4.9%.4/31例阵发性房速发作36次,33次启动了AMS功能,检测成功率为91.7%(33/36),失败率为8.3%.结论AMS起搏器对快速房性心律失常检测可靠.对于伴有阵发性快速房性心率失常患者,AMS起搏器是较佳的选择.
推荐文章
起搏器在合并缓慢性心律失常的阵发性心房颤动中的应用观察
心房颤动
单腔心脏起搏器
双腔心脏起搏器
兼有APP和PMOP功能的起搏器抗房性心律失常的临床观察
心房优先起搏
模式转换后的超速起搏
房性心律失常
起搏器
自动阈值夺获和自动模式转换双腔起搏器的临床应用
双腔起搏器
自动夺获
自动模式转换
快速房性心律失常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自动模式转换起搏器对阵发性房性快速心律失常的检测效应
来源期刊 重庆医学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起搏器 自动模式转换 快速房性心律失常
年,卷(期) 2001,(5)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06-407
页数 2页 分类号 R654.2
字数 211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1-8348.2001.05.01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何作云 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心内科 196 1148 16.0 20.0
2 宋耀明 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心内科 50 175 7.0 10.0
3 林春梅 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心内科 10 29 4.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起搏器
自动模式转换
快速房性心律失常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重庆医学
半月刊
1671-8348
50-1097/R
大16开
重庆市渝北区宝环路420号
78-27
197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0732
总下载数(次)
32
总被引数(次)
19361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