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介绍改良颈椎双开门椎管再造术的手术方法和疗效,探讨该术式对手术节段颈椎的稳定性影响.方法:于1987~1992年期间采用改良颈椎双开门椎管再造术,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多节段颈椎管狭窄症33例.术后随访5~11年.用6具新鲜颈段脊柱标本,定量地分析了正常颈椎和术后颈椎各节段的前屈/后伸,左/右侧弯运动.用立体摄像和计算机图像数字化系统计算得到运动范围和中性区.结果:手术优良率为92.0%,术后神经功能改善率81.3%,椎管有效容积扩大率为50.5%.术后病人无颈椎不稳和严重并发症.手术节段颈椎的运动范围无显著差异.结论:该术式手术节段的颈椎管扩大充分,脊髓减压效果好.手术对颈椎稳定性无破坏性影响.
推荐文章
颈椎后路不同开门术式的生物力学评价
颈椎
手术入路
生物力学
双开门椎板成形椎管扩大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评价
颈椎
脊髓压迫症
外科手术
治疗结果
椎板开门回植成形的解剖学和生物力学研究
椎板回植
选择性前根切断
选择性后根切断
脑性瘫痪
颈椎椎间盘人工髓核置换术的生物力学评价
颈椎
髓核全切
人工髓核
生物力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改良颈椎双开门椎管再造术的临床与生物力学研究
来源期刊 实用医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脊柱骨赘病 颈椎 外科手术 生物力学
年,卷(期) 2001,(7)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87-588
页数 2页 分类号 R68
字数 296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6-5725.2001.07.01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钟世镇 第一军医大学临床解剖学研究所 233 4335 34.0 55.0
2 朱青安 第一军医大学临床解剖学研究所 56 836 18.0 26.0
3 张振辉 第一军医大学临床解剖学研究所 1 3 1.0 1.0
4 吴增晖 第一军医大学临床解剖学研究所 1 3 1.0 1.0
5 刘景发 第一军医大学临床解剖学研究所 1 3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脊柱骨赘病
颈椎
外科手术
生物力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实用医学杂志
半月刊
1006-5725
44-1193/R
大16开
广州市越秀区惠福西路进步里2号之6
197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3647
总下载数(次)
22
总被引数(次)
19364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