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应用ELISA法对60例脑梗死患者、30例脑出血患者和对照组50例健康体检者进行血浆TM、ET-1、P-selection、D-Dimer测定,PC活性以发色底物法测定.结果发现,脑梗死组TM、ET-1、P-selection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脑出血组PC活性及D-Dmier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TM、ET-1含量增高提示脑梗死患者有较严重的血管内皮损伤,P-selection含量增高则提示脑梗死患者血小板被激活,为临床抗血小板聚集及保护血管内皮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而高水平的PC和D-Dimer则说明脑出血患者存在抗凝系统及纤溶系统的异常.
推荐文章
脑出血继发脑梗死患者止凝血分子标志物检测临床意义
继发脑梗死
止凝血分子标志物
脑出血
妊高征患者止凝血分子标志物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妊娠并发症
高血压
内皮,血管
血小板活化
血液凝固障碍
脑梗死与脑出血早期鉴别的血清标志物概述
脑梗死
脑出血
生物标志物
鉴别诊断
肺癌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及临床意义
肺癌
肿瘤标志物
多种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检测系统
蛋白芯片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脑出血和脑梗死患者止、凝血分子标志物的检测及意义
来源期刊 山东医药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脑梗死 脑出血 止、凝血分子标志物
年,卷(期) 2001,(24)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8
页数 2页 分类号 R74
字数 216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2-266X.2001.24.00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杨 39 230 8.0 13.0
2 徐成伟 47 353 10.0 16.0
3 孟静 11 32 4.0 5.0
4 李玉莲 15 86 6.0 8.0
5 王正起 7 118 5.0 7.0
6 许继平 58 211 8.0 1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4)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2(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脑梗死
脑出血
止、凝血分子标志物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山东医药
周刊
1002-266X
37-1156/R
大16开
济南市燕东新路6号
24-8
195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5362
总下载数(次)
42
总被引数(次)
19929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