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研究肝癌瘤内单纯注射32p胶体和先注射聚合白蛋白(MAA),再注射32p胶体两种不同给药方法的32p在瘤外组织器官的动态分布,探讨不同剂量MAA的阻滞效果及MAA颗粒数量和32p胶体应用剂量的相关关系。方法:在Balb/c小鼠右侧胸前皮下接种H22肝癌细胞,10 d后接种部位长出直径约1 cm的肿瘤。随机将其分为4组:第1组单纯注射32p胶体1.85 MBq;第2组先注射1×104颗粒MAA,再注射32p胶体1.85 MBq;第3组先注射1×105颗粒MAA,再注射32p胶体1.85 MBq;第4组先注射1×105颗粒MAA,再注射32p胶体18.5 MBq。注射后24 h、第8天和第16天时各组分别处死小鼠,测定心、肝、肾、脾、肺和骨骼的放射性。结果:瘤内注射32p胶体时,32p可向全身其他器官扩散;当向肿瘤内注射的32p胶体剂量相同时,预先注入1×104颗粒MAA和1×105颗粒MAA的两组小鼠,其体内32p的分布均比未注射MAA的一组小鼠要少,其中1×105颗粒MAA组的小鼠,32p体内分布又比1×104颗粒MAA组少;当预先注入的MAA颗粒数量相同时,注射的32p胶体剂量增大,体内分布也随之增加。结论:与单纯瘤内注射32p胶体相比,先在瘤内注入MAA,再注入32p胶体,MAA可以有效阻止32p胶体的全身扩散,使32p胶体能够较长时间的滞留在肿瘤内,从而减少了全身分布。
推荐文章
超声引导32P胶体注射治疗甲状腺腺瘤
甲状腺腺瘤
32P胶体
超声引导
注射治疗
32P放射性同位素食管腔内照射对良性狭窄瘢痕形成的影响
食管良性狭窄
食管内照射
动物模型
32p放射性同位素
32P胶体联合地塞米松瘤体内注射治疗小儿皮下海绵状血管瘤
血管瘤
海绵状
放射性同位素
32P酸铬
地塞米松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肝癌瘤内注射聚合白蛋白和32P胶体后瘤外组织放射性的研究
来源期刊 肿瘤防治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肝肿瘤,治疗 同位素 聚合白蛋白
年,卷(期) 2001,(1) 所属期刊栏目 基础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5-27
页数 3页 分类号 R735.7
字数 216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3-5269.2001.01.01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安忠 山东省立医院消化内科 32 98 7.0 9.0
2 杨崇美 山东省立医院消化内科 46 133 7.0 9.0
3 刘吉勇 山东省立医院消化内科 78 275 10.0 11.0
4 王义渠 6 16 2.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肝肿瘤,治疗
同位素
聚合白蛋白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半月刊
1673-5269
11-5456/R
大16开
山东省济南市济兖路440号
24-145
199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0987
总下载数(次)
2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