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研究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急性期血液流变学、血凝学及D-二聚体的动态变化,探讨其在SAH后发生脑血管痉挛(CVS)、迟发性缺血性神经元损伤(DID)及再出血的意义,以指导治疗,动态检测了30例SAH患者的血液流变学、血凝学及D-二聚体变化,并与50例神经外科手术患者比较.结果SAH患者发病10天内全血粘度(高、低切)、血浆粘度和D-二聚体持续增高,f蛋白原初始增高、1周后降低,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SAH组凝血时间(C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PT)明显缩短,P<0.01.认为SAH患者急性期处于高粘、高凝、高纤溶状态,此为SAH急性期应用扩容及抗纤溶药物预防CVS、DID及再出血提供了理论依据.
推荐文章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CT研究
蛛网膜下腔出血
血管痉挛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CT血管造影
灌注成像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继发脑血管痉挛的早期诊断与外科治疗
蛛网膜下腔出血
继发脑血管痉挛
动脉瘤颈夹闭术
罂粟碱
内皮素在蛛网膜下腔出血诱发脑血管痉挛中的作用
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血管痉挛
内皮素-1
脑血管
盐酸氟桂利嗪防治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临床研究
盐酸氟桂利嗪
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血管痉挛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脑血管痉挛、缺血性神经元损伤和再出血的机理探讨
来源期刊 山东医药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出血 血液流变学 血凝学 D-二聚体
年,卷(期) 2001,(19)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2
页数 4页 分类号 R743.35
字数 170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2-266X.2001.19.00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许继平 58 211 8.0 12.0
2 郭沂涟 11 38 3.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2)
198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蛛网膜下腔出血
血液流变学
血凝学
D-二聚体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山东医药
周刊
1002-266X
37-1156/R
大16开
济南市燕东新路6号
24-8
195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5362
总下载数(次)
4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