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对混凝沉淀法处理难于自然沉降的煤泥水进行试验研究,通过分析煤泥水的性质、煤泥的粒度及干煤泥的矿物组成,确定煤泥水难处理的主要原因是煤泥颗粒粒度小,且表面带有较强的负电荷.试验研究了电石渣和CaCl2对煤泥水的混凝效果,并采用正交试验确定了电石渣-PAM混凝沉淀法处理煤泥水的最佳工艺条件和实际应用条件.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电石渣-PAM混凝沉淀法处理煤泥水具有较好的处理效果,处理后煤泥水的各项指标均能达到国家排放标准,且能满足洗煤工艺的用水要求.
推荐文章
煤泥水的水质特性及处理技术
煤泥水
混凝沉淀
聚丙烯酰胺
化学氧化-混凝沉淀法处理油田作业废液
油田
作业废液
污水处理
Fenton—混凝沉淀法预处理锂电池加工高浓度废水
Fenton试剂
混凝
沉淀
锂电池加工废水
混凝沉淀—ABR法处理山梨酸废水的试验研究
混凝沉淀
厌氧折流板反应器
山梨酸废水
污泥驯化
COD去除率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混凝沉淀法处理煤泥水的试验研究
来源期刊 安全与环境学报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煤泥水 电石渣 混凝 处理
年,卷(期) 2002,(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13
页数 3页 分类号 X703.1
字数 251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9-6094.2002.01.00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亚峰 沈阳建筑工程学院市政与环境工程系 302 3267 28.0 41.0
2 苏永彬 大连理工大学节能办公室 2 34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10)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7)
同被引文献  (80)
二级引证文献  (237)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4(5)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5(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4)
2006(8)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5)
2007(8)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6)
2008(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09(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0(1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11(15)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12(1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13(2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4)
2014(40)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37)
2015(2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3)
2016(3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4)
2017(2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4)
2018(2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5)
2019(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20(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煤泥水
电石渣
混凝
处理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安全与环境学报
双月刊
1009-6094
11-4537/X
大16开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5号
2-770
20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138
总下载数(次)
38
总被引数(次)
5846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