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分析太阳光及长波紫外线(UVA)、中波紫外线(UVB)诱发Ml3mp2噬菌体DNA产生8-羟基脱氧鸟苷(8-OHdG)的作用.[方法] 用太阳光、UVA和UVB照射处理M13mp2噬菌体样品,以HPLC-EC检测DNA样品中的8-OHdG.[结果] 1、3、5 h太阳光照射和28、108、250、500 kJ/m2剂量UVA照射后的样品均可检测到8-OHdG含量增加,并存在与照射剂量的依存关系.较高剂量(2.6 kJ/m2)UVB照射也可引起8-OHdG的产生.[结论] 太阳光照射致M13mp2噬菌体突变作用中,存在DNA的氧化损伤,主要是UVA的作用.
推荐文章
太阳光及紫外线诱发基因突变的机制
太阳光
紫外线
基因突变
氧化损伤
紫外线测量技术
紫外线
传感器
辐射强度
测量
紫外线照射灭卵效果的荧光探针技术检测
舞毒蛾
射线灭虫
荧光探针
虫卵细胞
活体染色
太阳光照射产生的牙釉质电子自旋共振信号的稳定性研究
太阳光辐射
牙釉质
电子自旋共振
剂量学
稳定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太阳光及紫外线照射诱发M13mp2噬菌体DNA产生8-OHdG的作用
来源期刊 环境与职业医学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太阳光 紫外线 氧化损伤 8-羟基脱氧鸟苷
年,卷(期) 2002,(5)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75-277
页数 3页 分类号 R114
字数 203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6-3617.2002.05.00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尚兰琴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毒理学系 30 188 9.0 12.0
2 郝卫东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毒理学系 45 214 9.0 12.0
3 王钊 清华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系 69 1919 24.0 43.0
4 曹晓丽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毒理学系 1 3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6)
共引文献  (6)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太阳光
紫外线
氧化损伤
8-羟基脱氧鸟苷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环境与职业医学
月刊
1006-3617
31-1879/R
大16开
上海市延安西路1326号
4-568
198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682
总下载数(次)
20
总被引数(次)
26439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