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通过增强MRI来研究脑缺血再灌注后大鼠血脑屏障(BBB)通透性的改变.方法采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脑缺血4h后再灌注.用1.5T超导型MR机进行大鼠脑冠状位扫描,随后经股静脉注入Gd-DTPA,迅速行同层间歇扫描(每隔10min扫描1次),持续100min.以双侧对称的脑实质为兴趣区,测得兴趣区信号强度(SI),求其增强率.结果脑缺血4h,再灌注50min时,缺血侧纹状体增强率与对侧相比差别具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再灌注70min时,缺血侧大脑皮层增强率较对侧增高(P<0.05).缺血侧侧脑室在再灌注10min时可见明显强化.结论纹状体区BBB比大脑皮层更易受到再灌注损伤,血脑屏障较早受到破坏.增强MRI是一种敏感的在活体条件下检测BBB损伤的理想方法.
推荐文章
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血脑屏障超微结构的改变
再灌注损伤
血脑屏障
显微镜检查,电子,透射
脉络宁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影响研究
脉络宁
脑缺血再灌注
血脑屏障
紧密连接蛋白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增强MRI评价脑缺血再灌注后大鼠血脑屏障的通透性
来源期刊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血脑屏障 磁共振成像 脑缺血 大鼠
年,卷(期) 2002,(3)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与经验总结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37-138
页数 2页 分类号 R743.31|R445.2
字数 212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3-2754.2002.03.00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童萼塘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神经内科 123 1029 17.0 26.0
2 莫雪安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 104 497 12.0 16.0
3 方瑗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神经内科 17 111 6.0 10.0
4 王耀明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 8 93 5.0 8.0
5 肖学宏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放射科 4 39 3.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36)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15)
198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9(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3(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4(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5(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血脑屏障
磁共振成像
脑缺血
大鼠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月刊
1003-2754
22-1137/R
大16开
长春市新民大街519号
12-100
198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932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3503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