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大庆油田长垣目前采集的自然电位曲线与前期资料对比差别非常大,出现了异常现象:某些渗透层处自然电位幅度变小或没幅度,有些渗透层甚至出现了自然电位反向;自然电位曲线基线发生明显的偏移.对此,从自然电位形成的机理及影响因素入手进行分析,查清了异常的原因:地层水矿化度与泥浆滤液矿化度的差值由原来的6 000~7 000 mg/L减少到目前的0~2 000 mg/L,从而使扩散电位和薄膜电位减小或消失;为了保护油层,在一些区块采用了近平衡或欠平衡钻井,使储层压力等于或小于泥浆柱压力,从而使这些储层处不产生过滤电位或产生正的过滤电位;大量的注水开发导致出现了一些高压层,这样地层水就会渗入井内,井内泥浆的矿化度发生变化而且变化不均,自然电位曲线基线出现偏移.通过大量的现场试验,进一步证实了上述分析的正确性.
推荐文章
地层压力对自然电位异常影响的数学模拟
自然电位
毛细管模型
泥质砂岩
地层压力
数学模拟
纯化油田沙四段上亚段自然电位曲线异常影响因素
沙四段上亚段
储层
泥岩
自然电位
扩散—吸附电动势
塔河油田异常测井曲线响应分析
测井解释
曲线异常
不整合面
黄铁矿
钻井液
井眼轨迹
塔河油田
电极尺寸对自然电位测井的影响
自然电位测井
电极
分辨率
幅度
实验对比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自然电位曲线异常原因分析
来源期刊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自然电位 原因分析 微电极 异常
年,卷(期) 2002,(5) 所属期刊栏目 地球物理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3-65
页数 3页 分类号 P631.829.7
字数 249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3754.2002.05.025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8)
同被引文献  (36)
二级引证文献  (96)
200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4(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07(7)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3)
2008(10)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8)
2009(1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0(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1(9)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2(11)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3(9)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4(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5(1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6(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7(1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8(9)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9(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自然电位
原因分析
微电极
异常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双月刊
1000-3754
23-1286/TE
大16开
黑龙江省大庆让胡路区勘探开发研究院
14-105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317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4525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