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内蒙古卓资山地区太古宙高级变质区中分布着一系列规模不等的混合花岗岩体,其产出严格受孔兹岩系层位控制.岩体中含有大量矽线石榴片麻岩残留体,二者界线模糊,具渐变过渡的特征.花岗岩中富含石榴石,具斑杂状构造,浅色组分(熔体)含量偏高,暗色组分(难熔组分)显著减少,但在残留体中,暗色组分有富集现象.岩石化学成分富铝A12O3含量10.61%~17.10%,A/NKC=1.29~1.81;离子半径小、熔融活化度低的微量元素Cr、Ni、Cu、Co、V、Zr含量极低,而一些熔融活化度高、大离子半径的微量元素Sr、Ba含量明显偏高.HREE含量偏低,δEu具正异常;87Sr/86Sr=0.72 042~0.72 933.形成混合花岗岩的温度为735~785℃,压力范围可能为8.6~9.7Kb(1b=105Pa).这一类独特的"石榴混合花岗岩",不是因熔融体占绝对优势的典型岩浆侵入结晶而成,而是孔兹岩系变质岩层就地深熔作用的产物.它的形成是在中太古代时期集宁岩群形成之后本区经历麻粒岩相高级变质作用改造的结果.
推荐文章
内蒙古大青山地区石榴花岗岩的地质特征和岩相学特征
石榴花岗岩
深熔作用
深熔片麻岩
岩相学特征
内蒙古
内蒙古大青山地区石榴混合花岗质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
石榴混合花岗质岩石
地球化学
深熔作用
孔兹岩系
大青山
内蒙古
辽东连山关地区重熔混合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连山关
重熔混合岩
岩石地球化学
SHRIMP测年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内蒙卓资山地区深熔作用形成的石榴混合花岗岩
来源期刊 前寒武纪研究进展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石榴混合花岗岩 孔兹岩系 麻粒岩相 深熔作用 卓资山地区 内蒙古
年,卷(期) 2002,(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9-64
页数 6页 分类号 P899
字数 446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2-4135.2002.01.00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陶继雄 17 531 14.0 17.0
2 胡凤翔 7 130 5.0 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4)
同被引文献  (159)
二级引证文献  (180)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7(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4)
2008(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09(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0(10)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1(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2(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3(20)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7)
2014(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5(1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16(28)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6)
2017(1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6)
2018(31)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27)
2019(3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1)
2020(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石榴混合花岗岩
孔兹岩系
麻粒岩相
深熔作用
卓资山地区
内蒙古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地质调查与研究
季刊
1672-4135
12-1353/P
大16开
天津市河东区大直沽八号路4号
197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064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809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