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本文从①循经感传现象的外周和中枢机理;②经脉-脏腑相对特异性联系的生理学与形态学基础;③经脉循行线上理化特性的观察和机制分析;④古代经络文献研究与现代经络研究史等四个方面概述了"九五"期间经络研究的最新进展.这些研究结果揭示:循经感传与外周神经、骨骼肌链、脊髓运动神经元柱和大脑皮层等结构和有规律性的功能活动密切相关;针刺经脉穴位对相应脏腑功能活动的相对特异性作用有其相关的神经生物学物质基础;经脉循行线上出现的各种生物物理现象包括红外辐射轨迹、液晶等与机体生物信息的特殊传递活动密不可分;经络是指人体体表与体表、体表与内脏远隔部位特定联系的规律;目前我国对于经络的研究处于世界领先水平,有关经络研究的突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推荐文章
国家“九五”攀登计划资助项目 (PD9521903).
计算力学
并行计算
分布式网络
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知识产权管理研究
国家科技计划
知识产权
项目管理
协同运用
绩效评价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组织实施与管理思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组织实施
管理体系
公益性研究
天津六项政策的国家『863』计划项目成果转化
科技成果转化
计划项目
天津市
“863”计划
滨海新区
城区建设
产业化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九五"国家攀登计划预选项目"经络的研究"进展
来源期刊 针刺研究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中医经络 循经感传 经脉-脏腑相关 经脉线理化特性 文献研究
年,卷(期) 2002,(3) 所属期刊栏目 综述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30-237
页数 8页 分类号 R224.1
字数 1003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0607.2002.03.01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俊岭 中国中医研究院针灸研究所 59 786 16.0 26.0
2 陈振荣 中国中医研究院针灸研究所 1 49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9)
同被引文献  (126)
二级引证文献  (343)
200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3(5)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4(5)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
2005(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4)
2006(12)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9)
2007(9)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6)
2008(1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09(1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4)
2010(16)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1(1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4)
2012(13)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3(27)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22)
2014(2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1)
2015(39)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7)
2016(45)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41)
2017(5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6)
2018(3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5)
2019(45)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42)
2020(1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中医经络
循经感传
经脉-脏腑相关
经脉线理化特性
文献研究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针刺研究
月刊
1000-0607
11-2274/R
大16开
北京市东直门内南小街16号
82-171
197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377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3453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