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经皮肝穿刺射频热凝治疗肝癌的意义、适应证和疗效评价标准.方法 1999年10月~2000年10月,100例肝脏恶性肿瘤患者进行了B超引导经皮肝穿刺射频热凝治疗.患者治疗后每个月进行了血清肿瘤标记物检测、B超检查,治疗后1个月复查MRI.结果 患者肝功能Child A组67例,Child B组29例,Child C组4组.原发性肝癌76例,转移性肝癌24例.小肝癌(未手术,肿瘤直径≤5 cm )甲胎蛋白阳性者治疗后甲胎蛋白转阴占75.0%(21/28),明显下降占21.4%(6/28).B超复查肿瘤缩小、MRI或CT提示≤5 cm肿瘤完全凝固性坏死率85.9%(61/71).结论 经皮肝穿刺射频热凝(PRFA)作为肿瘤透热治疗的一种方法,对于小肝癌尤其是无手术指征,或有手术指征但位于肝中央区、临近腔静脉或肝门区的小肝癌,是一种微创、时间短、安全方便、疗效可靠的新方法.对于大肝癌,PRFA可与肝动脉介入化疗栓塞联合应用,提高疗效.
推荐文章
肝脏恶性肿瘤的射频消融治疗
肝癌
射频消融
介入放射学
适应证
疗效
并发症
经皮射频治疗肝脏恶性肿瘤114例临床分析
肝脏恶性肿瘤
射频治疗
超声引导
经皮射频治疗肺部恶性肿瘤的螺旋CT评价
肺癌
射频治疗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经皮肝穿刺射频热凝治疗肝脏恶性肿瘤
来源期刊 中德临床肿瘤学杂志(英文版)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肝肿瘤 电外科手术 射频 电凝法 射频
年,卷(期) 2002,(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59-162
页数 4页 分类号 R73
字数 语种 英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吴孟超 37 239 9.0 12.0
2 张智坚 6 61 3.0 6.0
3 陈汉 6 38 3.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8)
1990(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3(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4(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0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肝肿瘤
电外科手术
射频
电凝法
射频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肿瘤学与转化医学(英文)
双月刊
2095-9621
42-1865/R
大16开
武汉解放大道1095号同济医院内
38-121
1984
eng
出版文献量(篇)
2596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344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