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生物分子的手性起源来自宇宙中手性力的影响. 弱中性流宇称不守恒通过Z0子的交换结合长程库仑力作用于原子和分子产生宇称破缺能差(PVED). 通过多种近代物理、化学方法: 差分绝热量热法(DSC)、量子磁强计(SQUID)直流磁化率和交流磁化率测定、X射线四圆晶体衍射、低温固相核磁共振1H谱、低温拉曼光谱、超声法确定D-和L-丙氨酸(缬氨酸)在约270 K存在λ型二级相变, 得出在Tc处的PVED为6×10-5 Ev/分子·K. 同时提出了与Salam相变假说不同机理的探讨.
推荐文章
宇称与手性--丙氨酸(缬氨酸)对映体宇称破缺能差的实验探索
二级相变
缬氨酸
丙氨酸
电弱力宇称不守恒能差
"D和L-丙氨酸宇称破缺能差正负"的争论
宇称破缺能差
D-和L-丙氨酸
二面角
二级相变
X射线四圆单晶衍射
手性氨基酸分子的温度诱导相变--自发对称性破缺与复原
温度效应
温度-构象-宇称破缺能差关系
宇称破缺熵差
隧道动力学
丙氨酸对映体
R-宇称破缺的相互作用研究
最小超对称标准模型
R-宇称破缺相互作用
top夸克极化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生物分子手性与宇称破缺能差
来源期刊 科学通报 学科 化学
关键词 生物分子手性 宇称破缺能差 D-/L-型丙氨酸和缬氨酸
年,卷(期) 2002,(2) 所属期刊栏目 简报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7-121
页数 5页 分类号 O6
字数 519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0023-074X.2002.02.00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文清 北京大学化学学院应用化学研究所 30 153 6.0 11.0
2 李晨 北京大学化学学院应用化学研究所 11 22 2.0 4.0
3 龚龑 北京大学化学学院应用化学研究所 3 16 1.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生物分子手性
宇称破缺能差
D-/L-型丙氨酸和缬氨酸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科学通报
旬刊
0023-074X
11-1784/N
大16开
北京东城区东黄城根北街16号
80-213
195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1887
总下载数(次)
74
总被引数(次)
20401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