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峪耳崖金矿为大型-特大型中温热液型金矿床,形成于燕山中晚期.金矿脉包括两种自然类型,即脉型和细脉网脉浸染型.通过对金的统计分布特征和空间分布特征的研究,认为金矿化为一个矿化期两个矿化阶段;金品位由对应于矿化阶段的两个对数正态分布总体混合而成;在垂向空间上各空间段的金品位都是由两个对数正态总体按一定比例叠加而成;三个矿化带在垂向空间依次向下分布,矿化强度随标高减小而增高.综合考虑相关分析、聚类分析、模糊聚类分析的结果,提炼出与金矿化密切相关的最佳地球化学标志组合.运用回归分析,模拟出原生金矿化元素地球化学模型.利用变异性指数法确定了矿体原生晕垂向分带.
推荐文章
峪耳崖金矿金品位统计分布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金品位
混合分布总体
对数正态分布
特征参数
金矿
河北省
皖南天井山金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前景
矿床成因
地质地球化学
金矿找矿
天井山金矿床
皖南
冀东峪耳崖金矿床金属矿物特征及其组合意义
地质学
矿物学特征
金属矿物
碲铋矿
银金矿
峪耳崖
冀东
冀西石湖金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石湖金矿床
微量元素
稀土元素
地球化学特征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峪耳崖金矿床元素地球化学地质统计分析
来源期刊 地质找矿论丛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地球化学 金品位 统计分析 原生晕 峪耳崖
年,卷(期) 2002,(1) 所属期刊栏目 数学地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3-72
页数 10页 分类号 P628.1|P618.51
字数 705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1412.2002.01.00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学华 27 704 13.0 26.0
2 郭万超 4 26 3.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6)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1)
同被引文献  (42)
二级引证文献  (28)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5(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7(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8(8)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9(9)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8)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地球化学
金品位
统计分析
原生晕
峪耳崖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地质找矿论丛
季刊
1001-1412
12-1131/P
大16开
天津市河东区友爱东道平房4号
198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829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1066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