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原文服务方: 西北林学院学报       
摘要:
根据1996~1998年在陇西县的野外多点调查,表明黑枕绿啄木鸟、大斑啄木鸟均为黄斑星天牛的优势天敌鸟类,有效控制面积为3 133 hm2,捕食率达54%~60%.3年间虫口密度由15.5头/株降至3.2头/株,其中,嗜食类杨树寄主的虫口密度由26.6头/株降至5.1头/株;非嗜食类杨树寄主的虫口密度由6.5头/株降至1.7头/株;共挽回直接经济损失653.7万元,基本实现"有虫不成灾"的良好控制效果.同时,也客观地反映出啄木鸟防治能力有限,防治效果相对缓慢的局限性.
推荐文章
内蒙古乌拉特前旗大斑啄木鸟与光肩星天牛生态位分析
大斑啄木鸟
光肩星天牛
种群增长
生态位
斑啄木鸟生物学特性及控制光肩星天牛危害初探
斑啄木鸟
生物学特性
光肩星天牛
同域分布3种啄木鸟冬季取食的生态位差异
物种共存
生态位
同域分布
黑啄木鸟
三趾啄木鸟
大斑啄木鸟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啄木鸟对黄斑星天牛自然控制作用的林间调查
来源期刊 西北林学院学报 学科
关键词 黑枕绿啄木鸟 大斑啄木鸟 黄斑星天牛 虫口密度 啄食率
年,卷(期) 2002,(3) 所属期刊栏目 森林保护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2-74
页数 3页 分类号 S763.380.6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7461.2002.03.018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7)
同被引文献  (86)
二级引证文献  (98)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4(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05(6)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3)
2006(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4)
200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8(13)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6)
2009(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0(1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1(11)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2(17)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4)
2013(1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4)
2014(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5(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6(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8(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9(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20(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黑枕绿啄木鸟
大斑啄木鸟
黄斑星天牛
虫口密度
啄食率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西北林学院学报
双月刊
1001-7461
61-1202/S
大16开
1984-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683
总下载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