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大青山地区寒武纪-奥陶纪地层分布零星,是由中生代逆冲推覆构造就位于此的一系列近东西向延展的构造岩片组成.下寒武统色麻沟组直接覆盖在太古界变质岩之上,缺失中元古界什那干群,寒武系与奥陶系之间呈假整合接触,标志着区内寒武纪与奥陶纪之间发生过一次抬升构造运动,其形成机制与古亚洲洋内的稳定陆快向华北板块拼贴事件有关,是早奥陶世末期华北板块整体抬升的序幕.这个层序界面的识别,对于恢复华北板块北部边缘构造演化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推荐文章
内蒙古中部大青山地区推覆构造系统及与断层相关的褶皱
内蒙古大青山
推覆构造
与断层相关的褶皱
内蒙古大青山地区地质构造与成矿
韧性剪切带
推覆构造
金多金属矿床
内蒙古
内蒙古大青山地区石榴花岗岩的地质特征和岩相学特征
石榴花岗岩
深熔作用
深熔片麻岩
岩相学特征
内蒙古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内蒙古大青山地区寒武系与奥陶系之间的一个重要的层序界面
来源期刊 地质论评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大青山 寒武纪 奥陶纪 层序界面 假整合
年,卷(期) 2002,(1) 所属期刊栏目 问题讨论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4-57
页数 5页 分类号 P5
字数 349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0371-5736.2002.01.00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彭向东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10 92 5.0 9.0
2 徐仲元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79 1017 20.0 27.0
3 刘正宏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107 1213 22.0 28.0
4 程立人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31 306 8.0 1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1)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40)
二级引证文献  (10)
195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20(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大青山
寒武纪
奥陶纪
层序界面
假整合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地质论评
双月刊
0371-5736
11-1952/P
大16开
北京阜成门外百万庄路26号
2-382
193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921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7235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