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测定了杨树、刺槐混交林及纯林土壤微生物数量及其生化强度的季节性动态变化.结果表明,混交后土壤微生物数量和生化强度总体比纯林提高50%~100%,夏季(林木生长旺季)最高,这说明混交后更有利于养分的有效化,可促进树木的旺盛生长.采用根箱盆栽试验法,测定了纯槐、纯杨和杨槐混植3种处理条件下微生物总碳量,探讨了N、P速效养分的根际效应.发现微生物总碳量与土壤N、P速效养分含量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杨槐混植处理中NO3--N的根际效应最为明显,在距根0~5mm处(根际)为亏缺区.
推荐文章
土壤微生物群落对麻栎-刺槐混交林凋落物分解的影响
混交林
凋落物分解动态
土壤微生物
菌群丰富度指数
菌群多样性指数
桉树相思树混交林地土壤微生物特征研究
桉树
相思树
混交林
土壤微生物区系
分布
生态效应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杨树刺槐混交林及纯林土壤微生物数量及活性与土壤养分转化关系的研究
来源期刊 土壤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杨树 刺槐 混交林 微生物 土壤养分
年,卷(期) 2002,(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2-46,50
页数 6页 分类号 S15
字数 378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0253-9829.2002.01.00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翟明普 北京林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147 3144 29.0 47.0
2 贾黎明 北京林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184 3347 34.0 49.0
3 胡延杰 中国林科院科信所 7 78 3.0 7.0
4 武觐文 北京林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12 161 4.0 1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1)
同被引文献  (103)
二级引证文献  (281)
198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3(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4(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5(10)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5)
2006(19)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07(14)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7)
2008(12)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9)
2009(27)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4)
2010(1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5)
2011(2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6)
2012(22)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9)
2013(2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1)
2014(3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1)
2015(1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5)
2016(2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6)
2017(2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1)
2018(19)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6)
2019(2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8)
2020(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杨树
刺槐
混交林
微生物
土壤养分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土壤
双月刊
0253-9829
32-1118/P
大16开
南京市北京东路71号南京土壤所内
28-21
195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270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6828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