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碾子沟金红石矿区发生了两次变质作用,第一次距今1862±24.8Ma,变质温压为600~650℃、4~7kPa,使本区岩石普遍发生了变质;第二次较晚,约为晋宁运动后期,变质温压低于第一次,主要使碾子沟组榴闪岩、斜长角闪片岩等岩石中的石榴子石及晋宁期基性岩中的石榴子石、直闪石及钛铁矿不同程度地变质.两次变质作用均与成矿关系密切,第一次使碾子沟组基性岩中约30%的TiO2转变为金红石,第二次使晋宁期基性岩中约50%的TiO2转变为金红石.从两次变质作用波及范围较广来看,本区具良好成矿远景.
推荐文章
山西省代县碾子沟金红石矿的成因分析
代县碾子沟
金红石
成因
山西省代县碾子沟金红石矿矿体地质特征浅析
矿体地质
金红石矿
蚀变变质型矿床
代县碾子沟金红石矿床金红石特征
金红石
成矿期
化学成分
稀土元素新型分布模式
代县
山西代县碾子沟金红石矿床地质特征及经济意义研究
金红石矿床
地质特征
经济意义
碾子沟
代县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碾子沟金红石矿床变质作用特征及其与成矿的关系
来源期刊 化工矿产地质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金红石矿床 变质作用 成矿 山西代县
年,卷(期) 2002,(1) 所属期刊栏目 矿床地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8-56
页数 11页 分类号 P61
字数 659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6-5296.2002.01.00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徐少康 6 91 5.0 6.0
2 刘力生 1 14 1.0 1.0
3 云连涛 1 14 1.0 1.0
4 邓小林 1 14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4)
同被引文献  (29)
二级引证文献  (52)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6(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0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09(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0(6)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1(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2(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3(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4(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5(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7(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9(1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20(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金红石矿床
变质作用
成矿
山西代县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化工矿产地质
季刊
1006-5296
13-1190/P
大16开
河北省涿州市范阳路72号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115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627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