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利用南极中山站的观测数据分析了太阳活动区R9077所引起的强烈吸收事件,其中2000年7月14日的太阳质子事件引起了持续3天多强烈的极盖吸收.同时,激烈的太阳活动使磁层处于极度扰动状态,磁层高能粒子沉降使许多持续时间较短的吸收峰叠加在极盖吸收背景之上.最突出的是7月15日的吸收增强事件,其最大值达26dB,这是自1997年2月中山站安装成像式宇宙噪声接收机以来观测到的最强的吸收.另一个较突出的吸收峰发生在14日1753 UT前后.本文还讨论了产生这些吸收的原由.
推荐文章
基于PCA方法对太阳活动区主要参量的分析
PCA方法
太阳活动区
太阳质子事件产率
太阳活动区活动性的模糊预测
模糊预测-活动区活动性-太阳
黑子-太阳
耀斑
极区ELDI随太阳活动的变化特征——EISCAT/ESR雷达观测
极区电离层
E层占优电离层
太阳活动水平
非相干雷达
第23太阳活动周强磁暴行星际源的统计分析
地磁暴
电离层暴
行星际日冕物质抛射
磁云
共轭作用区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太阳活动区R9077引起的强烈吸收事件
来源期刊 空间科学学报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极区电离层-宇宙噪声吸收-太阳活动-南极中山站
年,卷(期) 2002,(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3-20
页数 8页 分类号 P35
字数 496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0254-6124.2002.01.00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胡红桥 日本国立极地研究所中国极地研究所 1 2 1.0 1.0
2 刘瑞源 日本国立极地研究所中国极地研究所 1 2 1.0 1.0
3 刘勇华 日本国立极地研究所中国极地研究所 1 2 1.0 1.0
4 刘顺林 日本国立极地研究所中国极地研究所 1 2 1.0 1.0
5 杨惠根 日本国立极地研究所中国极地研究所 1 2 1.0 1.0
6 徐中华 日本国立极地研究所中国极地研究所 1 2 1.0 1.0
7 佐藤夏雄 1 2 1.0 1.0
8 山岸久雄 1 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34)
二级引证文献  (20)
199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3(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4(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6(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极区电离层-宇宙噪声吸收-太阳活动-南极中山站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空间科学学报
双月刊
0254-6124
11-1783/V
大16开
北京8701信箱
2-562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074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9397
相关基金
国家海洋局青年海洋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YouthScientistFoundationoftheStateOceanicAdministrationofChina
官方网址:http://219.238.201.6/scie-tech/index.html
项目类型:
学科类型: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