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摘要:
地微震一般是微米级的自然连续振动,振动频率在10几赫以下;地微震观测技术,早已应用到工程勘察及地震安全性评价领域,并已列入相关规程.受观测、解释及成果应用水平的限制,以前的应用主要是定时定点一次性观测(在静噪条件下),考察场地三维方向振动特性,提出构筑物抗震设计要求.由于该项技术良好的可拓展性,20世纪80年代后期,日本利用定时定点的微震观测,推断场地地层构造、振动特性.20世纪90年代,偶见国外应用其进行一些监测工作的零星报道.地微震四维观测即空间三向振动特性随时间的变化,以自动长期连续观测系统有效监测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因此,其观测的设备和技术方法须适应自动长期连续的要求.
推荐文章
地质灾害监测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
地质灾害
监测方法
BOTDR
技术优化
现状
发展趋势
地质灾害四维电阻率采集成像监测技术研究
地质灾害
DEM-3
四维电阻率采集
分布式
GPRS技术及其在地质灾害监测中的应用
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PRS)技术
地质灾害
远程实时监测
煤矿地质灾害与监测预防探讨
煤矿
地质灾害
地质环境
监测方法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用于地质灾害监测预测的微震四维观测技术
来源期刊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学科
关键词 地质灾害体 微震 稳定性 4D观测技术
年,卷(期) 2002,(1) 所属期刊栏目 技术方法应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6-69
页数 4页 分类号 P642.2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3-8035.2002.01.01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阮俊 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保定分部 16 75 5.0 8.0
2 曹修定 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保定分部 5 44 2.0 5.0
3 展建设 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保定分部 3 41 2.0 3.0
4 曾克 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保定分部 5 42 2.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9)
198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4(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地质灾害体
微震
稳定性
4D观测技术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双月刊
1003-8035
11-2852/P
大16开
北京市海淀区大慧寺20号
1990-01-01
汉语
出版文献量(篇)
2534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3951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