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首次报道用扫描电镜观察的五味子科24种7变种1变型的92个居群117份种子样品的表面微形态特征.将该科种子表面微形态归纳为4大类型,其中第Ⅰ型又分为3个亚型.将种子表面微形态与该科的花粉微形态,以及花、果、茎和叶的宏观形态结合起来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五味子科种子表面微形态特征几乎不受其植株生长地环境条件的影响,相当稳定,因而作为分类的鉴别特征完全可靠.已观察到的种子表面微形态特征不支持林祁和Saunders 对五味子科所做的大部分分类学修订结果.种子表面微形态特征所揭示的Schisandra 属与Kadsura属之间的关系,与花粉形态所揭示的两属关系极其相似,即两属可能起源于共同的祖先,分别沿两条不同路线演化,但亦不能排除两属间有更复杂的关系的可能性.Kadsura 属的总体演化水平高于 Schisandra属,因而不支持认为 Kadsura 属比 Schisandra 属原始的观点.
推荐文章
浅谈林区五味子的栽培技术
林区
五味子
栽培技术
广西南五味子属植物的分布与利用
广西
南五味子属
分布
利用
南五味子中五味子酯甲的含量测定
HPLC
南五味子
五味子酯甲
含量测定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五味子科植物种子表面微形态及其系统学意义
来源期刊 植物分类学报 学科 生物学
关键词 种子表面 微形态特征 五味子科 五味子属 南五味子属 系统学
年,卷(期) 2002,(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7-109
页数 13页 分类号 Q94
字数 6919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孙成仁 四川师范学院生物系 2 33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4)
同被引文献  (31)
二级引证文献  (108)
198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3(6)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6)
2006(10)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4)
2007(1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08(1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09(10)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0(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1(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2(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3(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4(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5(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6(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7(1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18(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9(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种子表面
微形态特征
五味子科
五味子属
南五味子属
系统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植物分类学报
双月刊
1674-4918
11-5779/Q
北京香山南辛村20号中科院植物所内
eng
出版文献量(篇)
1530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1592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