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早孕因子(early pregnancy factor, EPF)是目前最早确认妊娠的生化标志之一.EPF最初发现于孕鼠血清,它在孕血中的出现具有妊娠特异性,被认为是热休克蛋白家族成员伴侣蛋白10(cpn 10)的同系物,在细胞外发挥效应,具有免疫抑制和生长因子的作用,嗣后发现它还对损伤修复过程及一些恶性肿瘤的生长起到支持作用.但由于其检测方法玫瑰花环抑制试验的复杂性及检测效率低等问题,EPF的应用受到了极大限制.近年随着单克隆抗体(McAb)技术的不断进展,EPF的高效检测成为可能.我们希望能够制备出EPF特异性McAb,用于超早孕诊断,以及流产和某些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断及预后判断.
推荐文章
早孕因子的研究进展
早孕因子
生化特性
作用机理
临床应用
黄铁矿与毒砂浮选分离研究现状及进展
硫砷分离
浮选
研究现状
黄铁矿
毒砂
早孕因子的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
早孕因子
研究
应用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早孕因子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来源期刊 生殖医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早孕因子 早孕
年,卷(期) 2002,(6) 所属期刊栏目 综述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72-376
页数 5页 分类号 R714.1
字数 468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4-3845.2002.06.01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家骥 广州医学院预防医学教研室 146 1258 18.0 25.0
2 周泉 广州医学院预防医学教研室 7 36 3.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5)
参考文献  (2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1)
197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6)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7)
  • 参考文献(7)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7)
  • 参考文献(7)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早孕因子
早孕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生殖医学杂志
月刊
1004-3845
11-4645/R
大16开
北京市帅府园1号
80-419
199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211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2261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