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含油气系统是介于盆地与成藏组合之间的一个石油地质新概念。它强调了烃源与油气藏之间的成因关系,油气藏形成的动态过程。应用含油气系统理论分析川西坳陷中段三叠系天然气成藏规律,对揭示该区主要生排烃期的油气运移方向,天然气的有利聚集地区及其勘探目标具有现实意义。通过对各系统的时空展布特征和静态地质要素与动态地质作用过程的分析,指出须家河组含气系统具备形成大、中型气田的优越地质条件,成藏的关键时期是侏罗世,龙门山前缘是勘探海相碳酸盐岩油气的新领域。新场、丰谷、鸭子河和磁峰场几种不同类型的构造,是近期川西坳陷中段深层勘探的有利目标。
推荐文章
伊川凹陷三叠系烃源岩特征及勘探潜力
伊川凹陷
三叠系
烃源岩特征
勘探潜力
致密砂岩气藏
川东腹区实现二、三叠系资源接替的潜力和可行性
天然气
滚动勘探开发
川东腹区
二叠纪
三叠纪
气田水三维荧光特征对天然气运聚的指征——以川中—川西地区二叠系—三叠系气田水为例
四川盆地
二叠系
三叠系
气田水
三维荧光
类型
天然气运移
天然气聚集
川西坳陷中段三叠系雷口坡组—马鞍塘组油气地质条件及有利勘探目标分析
川西坳陷
三叠系
雷口坡组
马鞍塘组
储层特征
油气地质条件
油气勘探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川西三叠系含气系统特征及勘探目标分析
来源期刊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四川盆地 西部 三叠系 含油气层系 系统 勘探战略
年,卷(期) 2002,(2) 所属期刊栏目 国内研究与应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3-20
页数 8页 分类号 TE1
字数 653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3-3177.2002.02.00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姬惠敏 中石化新星公司西南石油局地质综合研究院 1 7 1.0 1.0
2 罗啸泉 中石化新星公司西南石油局地质综合研究院 2 57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17)
二级引证文献  (34)
200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2(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4(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5(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6(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8(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9(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四川盆地
西部
三叠系
含油气层系
系统
勘探战略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季刊
1673-3177
51-1159/TE
大16开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天府大道北段12号石油科技大厦
197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545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853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