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在婴儿期功能性修复单侧唇裂的同期,矫正唇裂鼻畸形.方法采用Millard术式,同期经唇入路矫正鼻畸形,即分别经由鼻小柱与鼻翼基部锐分离鼻大翼软骨与鼻翼皮肤,在使大翼软骨恢复正常解剖之后,其内侧面软组织也随之整体移动,故无需解剖大翼软鼻内侧面、鼻中隔软骨及鼻骨.口轮匝肌的修复则恢复了鼻周肌肉的动力平衡,经Millard术式,矫正鼻小柱偏斜,恢复鼻底的完整,初步完成了鼻畸形的矫正.结果 80例单侧唇裂鼻畸形患儿经此法矫正后,效果满意者52例,效果一般者17例,差者11例.结论在功能性修复唇裂的基础上,由唇入路行较简单而创伤小的鼻畸形矫正术,具有可行性.
推荐文章
单侧唇裂术后鼻畸形的矫治
单侧唇裂
鼻畸形
斜裂
下外侧软骨
婴儿单侧唇裂鼻畸形一次整复的解剖学基础
唇裂
鼻畸形
动脉
应用解剖
婴儿期唇裂鼻畸形早期修复的临床研究
唇裂
鼻畸形
鼻翼软骨
婴儿
裂侧鼻翼瓣和鼻翼软骨悬吊法矫正单侧唇裂继发鼻畸形
唇裂继发鼻畸形
裂侧鼻翼瓣
鼻孔基底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婴儿期单侧唇裂鼻畸形矫治
来源期刊 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唇裂 鼻畸形 婴儿
年,卷(期) 2002,(6)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88-290
页数 3页 分类号 R78
字数 192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760/cma.j.issn.1671-0290.2002.06.00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洪涛 广州市儿童医院口腔科 26 98 7.0 9.0
2 黎凡 广州市儿童医院口腔科 11 93 7.0 9.0
3 崔颖秋 广州市儿童医院口腔科 9 51 5.0 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11)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0)
196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唇裂
鼻畸形
婴儿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
双月刊
1671-0290
11-4657/R
大16开
北京市西城区东河沿街69号
82-800
199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708
总下载数(次)
16
总被引数(次)
1689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