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热带海洋学报       
摘要:
对1997年11月和1999年4月、7月在南沙群岛海区3个昼夜连续测站采集的毛颚动物样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这些水域的毛颚动物的昼夜垂直移动可以划分为3个类型:种类作显著移动,不作显著移动和仅在夜晚移动.作为昼夜垂直移动显著的种类,又可以把它们划分为:(1)种类在整个水柱移动;(2)种类在上层(0-60m)移动;(3)种类在中层(60-l00m)移动.作为昼夜垂直移动不明显的种类,又可以把它们分为:(1)种类分布于上层(0-60m);(2)种类分布于底层(100-200m).种类在白天下降或附着在海底物体上,仅在夜晚移动.光照,水温,食物和种类特征是影响本水域毛颚动物昼夜垂直移动的重要因素.
推荐文章
春季南沙群岛海区环流结构的探讨
环流
涡旋
P矢量方法
南沙群岛
南沙群岛海区北部中生界地震特征分析
南沙群岛海区
下构造层
中生界
海相
断块
GIS方法在南沙群岛海区海底灾害地质研究中的应用
地理信息系统(GIS)
海底灾害地质
模糊数学
空间分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南沙群岛海区毛颚动物的昼夜垂直移动
来源期刊 热带海洋学报 学科
关键词 毛颚动物 移动类型 环境因素
年,卷(期) 2002,(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8-56
页数 9页 分类号 P714.5|Q958.8853.3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9-5470.2002.01.00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尹健强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26 367 12.0 19.0
2 张谷贤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1 20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0)
同被引文献  (35)
二级引证文献  (161)
192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7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3(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4(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05(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06(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07(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08(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7)
2009(10)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0(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1(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2(1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13(1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6)
2014(1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6)
2015(1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4)
2016(2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0)
2017(2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6)
2018(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9(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20(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毛颚动物
移动类型
环境因素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热带海洋学报
双月刊
1009-5470
44-1500/P
大16开
1982-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766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2106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