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兰科植物茵根的形态解剖特征,了解内生真菌与兰科植物共生的方式.[方法]野生建兰采自粤北山区,样品采用Trypan Blue染色法、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茵根的内部结构,并计算兰根中的细胞感染率.[结果]菌根真菌由根被和外皮层侵入到皮层薄壁组织,在皮层薄壁细胞内形成茵丝团,并扩展成一定的感染区域.部分皮层细胞内的茵丝团已被消解吸收,茵丝体呈团块状.[结论]野生建兰具有典型的兰科茵根构造.菌根真菌只感染皮层薄壁细胞,而不侵染到表皮细胞内部和中部的维管柱.兰科植物通过消解胞内茵丝团而摄取养分.
推荐文章
花鲈头肾的显微结构和超显微结构
花鲈
头肾
显微结构
超显微结构
12种山西野生黄芩根茎叶显微结构观察
药用植物
野生药材
山西黄芩
显微结构
山西25个产地野生黄芩根显微结构的观察与比较
黄芩
显微结构
野生药用植物
非饱和黄土的显微结构与湿陷性
显微结构
湿陷性
结构性
非饱和黄土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野生建兰菌根的显微结构特征
来源期刊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建兰/解剖学和组织学 中药鉴定
年,卷(期) 2002,(1) 所属期刊栏目 中药鉴定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0-62
页数 3页 分类号 R282.5
字数 228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7-3213.2002.01.02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潘超美 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药用植物与中药鉴定教研室 68 755 15.0 25.0
2 叶庆生 华南师范大学生物系国兰研究中心 67 1357 24.0 34.0
3 陈汝民 华南师范大学生物系国兰研究中心 2 25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5)
同被引文献  (23)
二级引证文献  (88)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08(7)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4)
2009(7)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0(9)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1(8)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2(10)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3(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4(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5(9)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6(1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7(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8(10)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9(11)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9)
2020(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建兰/解剖学和组织学
中药鉴定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月刊
1007-3213
44-1425/R
大16开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广州大学城外环东路232号,广州中医药大学办公楼629室
46-275
198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941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4177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