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长期以来对寒武系烃源岩的研究表明,下寒武统筇竹寺组黑色碳质泥页岩是一套有效烃源岩。该套烃源岩有机质丰度高、类型好、生烃能力强,但成熟度高。震旦系的天然气主要来自寒武系,最新的研究结果认为:寒武系烃源岩的生烃中心地区位于乐山—威远—自贡—资阳地区,且沉积厚度大。在桐湾印支期以古岩溶孔洞型储层发育好,燕山—喜山期以裂缝—孔洞型储层发育。古岩溶最发育地区主要发育在乐山—龙女寺古隆起川西南地区和川中地区以及下斜坡的大足—永川地区。乐山—龙女寺古隆起带是震旦系油气藏主要分布和聚集带,油气藏表现出具有早期成藏和晚期成藏两大特征,早期成藏的油气藏以资阳震旦系气藏为代表,晚期油气藏以威远震旦系气藏为代表。油气藏的形成演化经历了六大阶段的演过过程。研究已表明,乐山—龙女寺加里东古隆起带震旦系仍然是当前寻找大中型气田勘探目标的最有利勘探前景区。
推荐文章
构造运动对四川盆地震旦系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
四川盆地
震旦纪
乐山—龙女寺古隆起
桐湾运动
加里东运动
海面—印支运动
燕山—喜马拉雅运动
气藏形成
四川盆地多层系油气成藏特征与富集规律
四川盆地
沉积特征
构造演化
多层系
天然气
成藏特征
富集规律
勘探领域
四川盆地震旦系-下古生界天然气成藏条件与勘探前景
四川盆地
震旦世-早古生代
成藏条件
烃源岩
储集层
有利勘探区
包裹体
沉积岩相
四川盆地震旦系天然气勘探潜力分析
四川盆地
震旦纪
天然气
勘探
资源潜力
成藏条件
有利区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四川盆地震旦系油气成藏特征与规律
来源期刊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四川盆地 震旦系 油气藏形成 油气藏特征 古构造 岩溶 裂隙 岩石孔隙
年,卷(期) 2002,(4) 所属期刊栏目 国内研究与应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5
页数 5页 分类号 TE1
字数 361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3-3177.2002.04.00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徐世琦 中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8 224 7.0 8.0
2 李翔 中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2 69 2.0 2.0
3 洪海涛 中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5 216 5.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8)
同被引文献  (157)
二级引证文献  (836)
200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8(8)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3)
2009(17)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4)
2010(2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6)
2011(47)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45)
2012(55)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52)
2013(6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64)
2014(98)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92)
2015(97)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95)
2016(12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23)
2017(121)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19)
2018(8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82)
2019(7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3)
2020(4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7)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四川盆地
震旦系
油气藏形成
油气藏特征
古构造
岩溶
裂隙
岩石孔隙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季刊
1673-3177
51-1159/TE
大16开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天府大道北段12号石油科技大厦
197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545
总下载数(次)
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