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煤岩特殊的孔隙结构及甲烷赋存和产出方式决定了其损害机理与常规储层存在明显差异.在此以六盘水地区亦资孔盆地二叠系煤岩气藏为对象,应用压汞和扫描电镜等手段,研究煤岩储层孔隙类型和孔隙结构特征,结合煤岩学、敏感性及工作液损害评价实验,探讨了煤岩气层损害机理.研究表明,煤岩中常见植物组织孔和气孔,裂缝发育,属双重孔隙介质,表现出很强的应力敏感性.工作液易通过天然裂缝系统侵入煤层中,导致裂缝内的固相沉积、水相圈闭和高分子处理剂吸附滞留损害.
推荐文章
储层岩石微观孔隙结构特征及其对渗透率影响
数字岩心
过程模拟法
孔隙网络模型
渗透率
改进的最大球算法
碳酸盐岩储层孔隙结构研究
碳酸盐岩
孔隙结构
储层评价
应力敏感性
暂堵剂
二氧化氯对煤储层孔隙结构的影响
二氧化氯
压汞法
孔隙结构
化学增透
运移产出
亲甲烷能力
煤层气
压裂液
渗透率
复杂孔隙结构砂岩储层岩电参数研究
低渗透砂岩
孔隙结构
阿尔奇公式
岩电参数
含水饱和度
鄂尔多斯盆地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煤岩孔隙结构特征及其对储层损害的影响
来源期刊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煤层气 孔隙结构 裂缝 割理 储层损害
年,卷(期) 2002,(3) 所属期刊栏目 地质勘探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4
页数 4页 分类号 TE258
字数 314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863/j.issn.1674-5086.2002.03.00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康毅力 西南石油学院石油工程学院 124 1967 24.0 38.0
2 徐进 2 32 2.0 2.0
3 李前贵 西南石油学院石油工程学院 8 492 8.0 8.0
4 徐兴华 1 25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5)
同被引文献  (78)
二级引证文献  (229)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3(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4(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5(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7(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08(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6)
2009(17)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5)
2010(10)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1(1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12(26)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3)
2013(19)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8)
2014(2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4)
2015(2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9)
2016(28)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5)
2017(29)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7)
2018(2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9)
2019(20)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8)
2020(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煤层气
孔隙结构
裂缝
割理
储层损害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双月刊
1674-5086
51-1718/TE
大16开
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
196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827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42379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