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探讨了体系乳化剂、中和度对聚合稳定性的影响,研究引发体系、链转移剂、交联剂等与分子量、凝胶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当选用Span-60作为乳化剂、单体中和度为93%时体系稳定性较好.用一定配比的过硫酸铵氧化还原体系为引发剂,以异丙醇作链转移剂,在适量的交联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和盐类的存在下,聚合得到了粒径为50~200μm、分子量高达1000×104左右的聚丙烯酸钠透明粒子,并且解决水溶液聚合后期体系粘度大、搅拌和传热困难等问题.
推荐文章
超高分子量聚丙烯的制备
超高分子量聚丙烯
Ziegler-Natta催化剂
助催化剂
外给电子体
升温淋洗分级
低分子量聚丙烯酸钠的合成及其在陶瓷中的应用
聚丙烯酸钠
低分子量
陶瓷
减水剂
高分子量聚丙烯酰胺的制备
聚丙烯酰胺
絮凝剂
高分子量
可见光照射下ATRP法合成高分子量聚丙烯腈
光聚合
ATRP法
聚丙烯腈
合成
嵌段共聚物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反相悬浮法合成高分子量聚丙烯酸钠
来源期刊 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聚丙烯酸钠 反相悬浮法 氧化还原体系
年,卷(期) 2002,(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94-298
页数 5页 分类号 TQ320.2
字数 251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7631.2002.04.00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黄志明 浙江大学高分子工程研究所 195 2255 25.0 37.0
2 翁志学 浙江大学高分子工程研究所 211 2670 28.0 40.0
3 陈雪萍 浙江大学高分子工程研究所 20 373 9.0 19.0
4 邹胜林 浙江大学高分子工程研究所 4 29 4.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3)
共引文献  (32)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2)
同被引文献  (16)
二级引证文献  (23)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8(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4(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09(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2(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3(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4(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聚丙烯酸钠
反相悬浮法
氧化还原体系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
双月刊
1001-7631
33-1087/TQ
16开
杭州浙大路38号浙江大学玉泉校区化工系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019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12835
论文1v1指导